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7, 2024 星期一 間有陽光 幾陣驟雨 29° 82%

瑞銀汪濤:冀內房上半年止跌 GDP全年增4.4%

2024-01-11    明報
【明報專訊】內地房地產市場佔GDP、居民財富及地方政府收入比例均頗高,房地產銷售面積及價格在2021年下半年以來顯著回落,為經濟帶來相當不利影響,投資界普遍關注內房市場何時止跌回穩。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即使該行預測今年內地房地產新盤銷售面積、房地產投資及新開工面積按年仍會分別下跌5%、5%及10%,但下半年表現會比上半年好;換言之,整體房地產市場在上半年能夠穩住、不再持續下行,在此前提下,房地產對GDP增長的拖累將會減少,料內地GDP今年按年增長4.4%。 今年新盤銷售面積料跌5% 瑞銀汪濤本周二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十四屆瑞銀大中華研討會」上表示,內地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及銷售面積分別在2019年及2021年創近16億平方米高位後,近年已持續下滑,把近月新開工面積年率化計算出來的全年新開工面積只有6億多平方米,她認為此屬超跌,料隨着未來幾年房地產銷售面積在8億至10億平方米之間轉趨穩定,新開工面積亦會見底回升至相若水平(見圖1)。 汪濤表示:「從長期來說,內地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已經不再復返,不論是剛性需求或改善性需求也不會再回到以前這麼高的水平,但是我們能不能在此水平穩住,即在調整過程中能不能盡量避免過度調整,令調整期比較平穩,我們覺得是政策可以發力及可以考慮的一些地方。我們的判斷是今年在各種政策支持之下,房地產新開工面積上半年能夠穩住、不再持續下行,下半年環比略有回升,令全年跌幅只有10%;今年新屋銷售面積估計按年下跌5%,房地產投資也是按年下跌5%,由於去年房地產投資下跌逾10%,今年比去年屬跌幅收窄。」 在建一手樓待售二手樓多 新開工面積受壓 內地房地產市場今年下半年能夠企穩甚至略有反彈,是汪濤的基準假設,不過她亦承認,上述相對樂觀的預測能否兌現,尤其是新開工面積能否見底回升,的確也有些變數。 汪濤表示:「目前以年率化計算的新開工面積只有6億多平方米,這看來的確比較低,但也要留意市場也有不少未完工的項目仍然需要動工,以及還有一些二手房庫存回流市場,因為如果住宅持有人覺得此項投資以後也不會升值便會在市場出售,這實際上也會降低居民對新屋的需求。所以即使6億多平方米的新開工面積表面上是超跌,但是這種超跌或偏低的水平可能會持續一段比較長的時間,未必會馬上反彈,這裏面是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當然關鍵還是要看政府能不能以各種政策穩定樓市,增加房地產持有者及購買者的信心,令市場不會出現更大程度的超跌,不需要在更低的水平才企穩。」 汪濤表示,假如內地房地產市場今年未能穩定下來、下行更多,即樓價出現更大的調整,居民消費信心料因此進一步下滑,對經濟增長屬不利,這是必須留意的風險。 若居民收入增長加快 置業需求料增 至於內地政府可以出台哪些政策幫助樓市止跌回穩、健康發展呢?汪濤認為,除了可降低按揭利率及首期支付比例外,更重要是內地經濟增長加快、居民收入進一步上升,這樣便可增加居民買樓的能力及意欲。 汪濤總結,她對今年內地房地產市場及整體經濟的發展審慎樂觀:「內地房地產市場對整體經濟增長的貢獻是負值,最大的拖累發生在2022年,2023年仍然是負值,但已經沒有那麼大的拖累,今年的拖累可能會進一步減少(見圖2),所以我們覺得今年是內地經濟企穩和盤整的一年,全年GDP增長預測是4.4%。」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