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24, 2024 星期日 微雨 21° 77%

全幢共居項目「有錢途」 基金鍾情 Dash Living李灝庭:住宅租賃最穩陣 可攻可守

2023-12-11    經濟日報
本港住宅租賃市場表現理想,Dash Living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李灝庭指出,住屋是基本需求,因此不擔心需求轉弱,並指營運全幢共居項目,通關後客源更多元化,長短租客同時出現,物業可攻可守,亦可吸引外資基金投資。 共居概念在港發展仍是早期階段,但外國已流行一段時間。李灝庭創立Dash Living至今近10年,目前有8個項目,分別位於油尖旺區、上環、香港仔等,合共提供近千房間,所提供的包括月租、日租單位,並以共居作包裝,於每幢物業提供共享娛樂設施、生活基本家電如洗衣機等。 科技助營運 員工不用多 回到創業時期,李灝庭指,最初希望發展住宅租賃項目,源於發現住宅需求強勁同時,月租亦偏貴,「住過不同類型住宅,例如尖沙咀服務式住宅,面積約400至500平方呎,月租動輒3萬至4萬。」找出問題核心,原來是資源錯配,「太多設施是浪費,每一間房也有廚房、健身設施,物業樓下餐廳等,其實絕大部分租客,房間只是用來睡覺,無論工作、健身均到外面,我認為應該可以善用資源,把一些設施共用,令房間月租較便宜。另外,營運大廈亦非一定要太多員工,可以用科技解決,包括平台。」 結果2014年他便行出第一步,做「二房東」角色,在尖沙咀柯士甸道舊樓租12個單位,再進行裝修,成為創業第一個項目,「當時做好網頁,我負責推廣工作。未到8月開張,早已全數租出,百幾二百呎單位月租約1.5萬元起。」直至2018至19年,營運多個據點,以中心化運作節省成本,開始目標為全幢物業,「第一幢為尖沙咀嘉拿芬道,規模上可營運50至100間房,與一個業主洽商便可,較為簡單。另外,開始明白只有全幢物業,才可吸引基金投資者感興趣,因基金不會買散業權住宅單位。」 近年Dash再改變營運模式,與外資基金合作,如2021年與Hines泛亞基金合資9.8億元購買尖沙咀寶勒巷全幢酒店,其後翻新成「DASH Living on Prat」,提供158間客房。2022年則與保德信房地產(PGIM Real Estate)斥資約8.5億購入上環彩鴻酒店,改裝成Dash Living on Hollywood,提供148間套房的共居住宅,面積約140至250平方呎,最近試業兩個月出租率已逾9成,月租約1.5萬至2.5萬元。 近10年共享概念興起,包括共享工作空間,惟相關市場已放緩,李灝庭解釋,為何住宅租賃市場最穩陣,「最大分別為住屋是眾多資產類別中,唯一基本需求,工作地方可以改變,甚至在家工作,但必需要有地方住。」他以疫情期間作例子,當時完全無遊客及商務客,旗下項目則幾近全數為本地長租客,「疫情期普遍下調2成租金以應對,始終要當機立斷,向投資者交代,保持高出租率長期逾9成。」今年初通關,旅客重返,他指不同國籍的旅客、商務客重臨,令出租率上升,「租金則重返疫情前8成,項目勝在既可有長租客,亦有過夜旅客,故長期需求穩定,可攻可守。」 作者:梁建國 責任編輯:黃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