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3, 2024 星期一 雨 25° 91% 雷暴警告

公屋舊重建慢劏房多 房策遠水難救近火

2023-11-24    東方日報
【本報訊】多名議員昨在立法會大會中討論本港房屋短缺問題,其中議員陳穎欣指政府要切實排解民生問題,房屋乃重中之重。雖然《施政報告》有計劃告別劏房,但不少在老舊公屋居住的市民,其單位的設施停留在80、90年代,早已跟不上現代標準,雖然公屋會不時維修,然而全方位維修,10年就花了16億元,但街坊都說不滿意,有街坊展示其居所情況,如每逢天雨就漏水。 陳續稱,老舊公屋往往沒有鋁窗,要用防風板遮風擋雨,青衣長青邨有條樓梯,即使自己身形嬌小,腳板也不能放在整個梯級面,長者的拐杖亦不能完全放得落,但房屋署仍辯稱合乎標準。她又指不少居民都希望重建梨木樹邨,但遲遲都未有具體的時間表,難以規劃生活。 釋放土地耗時長 另一議員江玉歡指本港沒有高層次的房屋策略,而真正宏觀的房屋策略,應涵蓋私樓、劏房及市區重建規劃,高效的市區重建能緩解不少居住問題,香港目前有10.7萬劏房戶,公屋輪候申請隊伍又長,但簡約公屋全數落成都只得3萬個單位,仍有20萬家庭苦苦等候,她直指施政報告雖提及多種釋放土地的方式,可是遠水不能夠救近火。她指施政報告提及擴充250億元資金用以市區重建的工作,但無提及數字的來源,具體如何分配和運用。舊區改造涉及廣泛的原居民安置,舊區風土文化保育、商業價值保障等,而本港舊區包袱沉重,僅僅土瓜灣13街同深水埗兩區的問題便不停拖。 針對劏房問題,議員李梓敬指不但居住環境差,租金也高,更面對蝨患之苦,希望香港能夠告別劏房,就必須增加公營房屋供應,考慮用空置校舍,郊野公園邊垂發展公營房屋,同時加強巡查搜證,找出不合法的公屋戶,釋出更多公營房屋讓輪候中市民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