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7, 2024 星期一 微雨 30° 78%

減辣勝預期樓市望企穩

2023-11-02    星島日報
行政長官李家超公布的2023年《施政報告》,比筆者預期的要好。比如成立「總部經濟」招攬全球及內地各大龍頭企業到港設立總部、分部和科研中心;加大力度吸引世界各地名校畢業生優才來港;以及為樓市減辣及減少股票買賣印花稅等等,這些措施直接惠及香港經濟發展。 報告中提到未來十年興建約4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 ;未來五年準備好可興建約8萬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士地;成立「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尤其是延長資助出售單位二手市場按揭貸款保證期,由30年延至50年等等,將令居屋二手市場變得更活躍,可讓更多港人進入這個居屋市場。 「先免後徵」穩樓市投資移民是亮點 實施13年的樓市辣招終於出現改變,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表示當局認同今天的經濟環境和物業市場與當年有很大區別。 關於減辣,首先是將「先徵後退」改為「先免後徵」,即優才、專才可同樣如港人身分一樣支付購買物業印花稅,據統計各項人才計劃已有超過10萬宗申請獲批,逾6萬名獲批簽證的人才抵港,如果未來有1成人買樓,就有6千宗成交,對中小型物業起極大支持作用。 至於外地客支付的買家印花稅(BSD)與新住宅印花稅(NRSD)合共30%,現在減一半至15%,可以減輕外地客購買住宅物業的財務負擔,相信此類別的交投會錄得增加;而本地客購買第二層樓的印花稅(DSD)也由15%減少至7.5%,有助港人努力儲蓄投資多一個物業作收租用途,免卻亂石投林之亂象;當然還有額外印花稅(SSD)的適用期由3年縮短至2年,減少捆綁物業時間,增加市場供應量,讓急需資金周轉的小業主可以提早沽貨離場。 這些減辣措施能扭轉乾坤嗎?筆者相信對物業市場起穩定作用,尤其「先免後徵」政策會吸引不少來港人才上車置業,短期內樓價可以企穩。《施政報告》還有一個亮點,就是「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正式啟動,投資額為港幣3000萬或以上,雖然不能購買物業,但移民人士也需要租房、買房或使用寫字樓,對整體物業市場帶來正面支持。港府及時出招減辣,使樓價跌幅變得較為溫和。 蔡志忠亞洲地產創辦人、香港專業地產商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