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7, 2024 星期一 微雨 29° 80%

失業率低 負資產不虞釀危機?

負資產個案雖然上升,但按揭拖欠比率不升反跌,加上失業率未有惡化,預計負資產個案對樓市困擾未至於過大,關鍵還是取決於高息環境何時結束。 本港經過2003年曾經陷入「10萬宗負資產」的慘痛經歷,令到不少供樓人士聞負資產色變,但客觀而言,金管局統計的負資產個案,是按照住宅未償還貸款額超過按揭單位當前市值計算。因此當樓價下跌超過1成,借取9成按揭的業主帳面上自然變成負資產,但這不反映該業主還款能力出現問題。 雖然樓市疲弱,但本港最新失業率仍然維持2.8%,屬於全民就業水平,大部分業主有收入維持供款,令到負資產現象未演變成危機。 事實上,拖欠3個月以上的負資產比率,無跟隨負資產宗數上升,反而由今年第二季的0.09%下跌至0.02%。而整體住宅貸款之中,9月份出現拖欠3個月以上的比率則為0.07%,仍然遠低於1998年至2004年期間超過1%水平。 壓測「預警」 目前斷供不嚴重 同時,金管局在過去逾10年曾經推出多輪逆周期措施,一方面壓低按揭成數,減少跌市時候陷入負資產的宗數,現時陷入負資產的個案大多數來自過去3年放寬首置按揭保險後入市的買家。另一方面,金管局實施的壓力測試,亦增加業主面對加息周期的抗壓能力,令到在過去一年美國聯儲局大幅加息後,市場出現斷供的情況亦不算嚴重。 由於斷供情況無明顯增加,近期市場銀主盤數目雖然增加至約300個,但距離2003年高峰期達到5,000至6,000個銀主盤仍然不算太多,未至於拖累樓市表現。 作者:余敏欽 責任編輯:黃鑠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