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7, 2024 星期一 微雨 29° 82%

財儲跌至6571億 學者指股樓低迷 倡政府緊縮

2023-11-01    明報
【明報專訊】政府昨日公布本財政年度首6個月、即4月至9月的財務狀况,財政儲備為6571億元,是10年內首次有半年結算跌破7000億元儲備水平;上半年度錄得綜合赤字1777億元,較去年同期少近三成(見圖)。政府發言人解釋,赤字主因是未收取薪俸稅及利得稅等主要收入。有經濟學者認為財赤與樓市股市低迷有關,形容財政嚴峻,建議政府緊縮開支。 半年結穿7000億 10年首次 財政司長陳茂波日前表示,由於外圍經濟環境不佳,經濟復蘇比想像中慢,賣地收益及印花稅收入較預期少,所以預計本年度財政赤字會比《預算案》時高,有可能超過1000億元。政府昨日公布,本財政年度首6個月的整體開支為3556億元,收入為1313億元;計入在政府綠色債券計劃下發行的綠色債券所得收入466億元後,首6個月的財務狀况為1777億元赤字。截至9月30日,財政儲備為657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042億少近6.7%,亦是近10年首次半年結算中儲備少於7000億元。 政府發言人解釋,上半年赤字主要是由於薪俸稅及利得稅等主要收入均大多在財政年度的後期收取。 議員料大灣區基金可增收入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表示,政府以往收入太依賴物業和股票買賣,但現時兩者市場都較低迷,導致政府措手不及。對於財政儲備跌破7000億,他稱,「如果將來一年我們都看不到出路,就很危險」,但相信明年初收取薪俸稅後,赤字會有改善。李建議政府緊縮開支,例如參考內地公務員減薪等。《2023年施政報告》提及多項大型基建,包括發展北部都會區和加推「兩鐵一路」,他說新冠疫情後經濟未恢復,政府應先穩定收入。 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黃俊碩認為,目前財政儲備仍足以支持政府營運約8個月,推測下降主因是近年抗疫支出太大。他認為《施政報告》提及成立的「大灣區投資基金」可增加收入,又建議政府與商界共同合作發展大型項目,以減財政負擔。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則認為,不少外國國家亦無財政儲備,毋須擔心港府財務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