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惠譽國際(Fitch)日前將美國政府主權評級由最高級別的「AAA」下調至「AA+」,預期未來3年公共財政情況惡化,說美國政府「總體債務負擔高企且不斷增長」,美國財長耶倫很快便出來斥其「完全不合理」。美股隨即下跌,而難得一度重上2萬點的港股,很快便也得而復失,上周中國「救市」利好政策的刺激效應,暫時未能持續,前景未明。
此前7月的聯儲局議息會議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亦「戴頭盔」,不敢斷言今年9月將是最後一次加息,而是說要視乎每月更新的數據而因時制宜,說穿了就是聯儲局主要官員也看不清前景。他們亦怕了6月時市場「加速師」對聯儲局官員會前言論的過分解讀,因而新設議息會前「禁言期」。
現在鮑威爾更是如筆者之前預測,一再推說接下來的決定只會以當時見到的客觀數據為依歸,不敢自作重大決定,進一步降低未來貨幣政策的可預測性,當然也不利投資。
基數效應 美通脹或技術性回升
觀乎未來3至4個月,美國通脹率估計將會回升。往年「黑天鵝」俄烏戰爭,其實在第三季已見穩定,國際油價2022年6月底已見頂,美國的每月消費物價指數(CPI)亦隨之由往年7月開始回落,一路下行至6月回到3%的較健康水平。可是過往表現不代表將來表現,若我們想預測下月數據,就要先拆解計算方法。
首先,每月公布的「按年」數據(year on year,YoY)是以往年同一月,而不是一個固定常數作為基數去做比較。即是今年3至6月美國通脹率穩步下跌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2022年3至6月同一組數字因戰爭曾急速上升,所以今年3至6月因「高基數效應」,只要實質數字平穩,每月公布的「按年」數據便能畫出一條穩步下行的曲線。
相反,由往年下半年油價和CPI下跌的走勢來看,在今年下半年的計算基數,即是2022年7月打後的CPI便有「低基數效應」,就算美國真實的物價在未來數月維持平穩,每月「按年」計算出的通脹率仍是會倒頭回升。筆者不欲深究數據統計背後的方法學問題,總之市場人士和早前被他們困擾的聯儲局主要官員,也是說明了將會以此一數字作為重要根據,去做投資和利率決定,我們也只能接受。
而上述的通脹「技術性回升」其實亦只是較理想假設,現時看到的實況是油價已回升上80美元的水平,而且氣候反常令今年糧食產量可能緊張,導致食物價格上升,這也是在接下來的秋收季節將會揭曉。幾樣基本和技術因素加起上來,就是美國的通脹率比較大可能在未來數月呈現回升趨勢,那加息周期9月完結的市場願望便會落空,本身在渴望「加速」減息的市場人士亦會恐慌,不利股市更不利樓市。
美減息無期 觀望明年11月大選
至於何時才會減息?看中期一點,明年11月就便是美國總統大選,就算通脹在明年初於得以受控(因為計算方法是以2023年已回穩的CPI作基數),正如耶倫批評惠譽「忽略現政府對疫後救市的貢獻」,總統拜登還是會優先考慮以財務政策來製造就業,進一步刺激消費,爭取更多選民支持,而不是減息。在此過程中會不會有人想把高利率「武器化」去遏抑競爭對手,使親共和黨的中小型企業較難依賴低息環境融資發展業務和籌募選舉經費,也是未知。總之市場人士想「加速」是一件事,美國政府在可見將來減息的意慾較小。
於香港而言,和美國經濟結構的一大差異,是我們外向型經濟是「酒肉穿腸過」,甚麼資產也是「身外物」,唯獨房屋地產是留得下來,我們自己能夠控制的。亦正因為香港地產業比美國重要,港息以往就算要跟隨美息也已盡可能加慢一點、加少一點。
地產業重要 惟不應諱疾忌醫
而在預料持續的高息環境下,「希望不是一種策略(Hope is not a strategy)」。與其懷念過去而坐着白等中國「派錢」,我們不如放棄形式主義的小修小補,痛定思痛地「開新篇」,認真想清楚我們要到哪裏去,改革過程將要面對甚麼陣痛,然後硬着頭皮上路,例如增加土地供應,便不應因三時五刻的樓價低迷而暫緩。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當局已鎖定未來7,300公頃土地供應來源,但其實仍有很長的發展路要走,因為要做「世界一線城市」,光是上海已有2,600萬人,東京日本首都圈更超過3,800萬人。相比之下,香港現時只給幾百萬人居住的容量是遠遠不夠,增加土地供應是正確的事情。而若過程中會有樓價長期低迷的陣痛,也不要諱疾忌醫,否則又錯過一個解決深層次矛盾的機會,下次再有甚麼天災人禍後,市場還會不會很快重拾對香港的信心,就很難說了。
撰文 : 劉國匡 時事評論員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