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3
經濟日報
連續多個月二手交投放緩,而加息陰霾下,且預期下半年樓價有下行風險,準買家入市相當審慎。部分小業主「等唔到市場回暖」,輸錢亦甘願離場。然而,蝕讓潮由半新樓蔓延至300餘萬元細價樓,可見部分小業主對後市並不樂觀。
解構蝕讓個案,向來以半新樓主導。據悉,這類半新樓當年因價錢吸引,故吸引一班業餘投資者捧場,本打算作中長線投資,邊收租邊博升值,豈料適逢樓市向下調整,價位出現一定折讓,跌穿當年購入價,急於套現的投資者,蝕讓也甘於求售,恐樓價再挫,蝕得更多,傷得更深。
《經濟日報》統計指出,7月蝕讓個案和蒸發金額均有增長,7月錄88宗蝕讓個案,較6月60宗增加47%;而蒸發金額約9,593萬元,較6月9,140萬元升5%,蒸發金額已連升3個月,並為3月以來的高位。而7月蝕讓個案亦逼近今年年初的高位。
二三線細價樓 貶值達2成
最關鍵是二三線細價樓亦爆蝕讓浪潮,傷亡慘重,帳面動輒蝕幾10萬至100萬元,貶值2成。
個案1:牛頭角宏光樓B座高層5室,實用面積379平方呎,2房間隔,業主原先開價420萬元,終低市價1成以388萬元易手,呎價10,237元。據悉,原業主於2019年9月以500萬元購入,持貨不足4年帳面虧損112萬元,貶值22%。
個案2:元朗恆運樓中層A室2房,實用面積315平方呎,以325萬元沽出,呎價10,317元。原業主於2018年斥419萬元購入,持貨不足5年帳面虧損94萬元,貶值22%。
個案3:屯門利寶大廈高層C室,實用面積234平方呎1房,以255萬元沽出,呎價10,897元。售價較原業主於2017年301萬購入價相比,6年帳面虧蝕46萬元,單位貶值15%。利寶大廈為置樂三寶,以入場門檻低見稱,因此成為不少用家的上車樂園。
事實上,上述細價樓入場門檻相當經濟實惠,但樓市下行,美聯樓價指數最新報151.77點,按周跌0.22%,連跌5星期,較年內高位跌2.24%;指數比起4星期前則跌1.56%。小業主不再「守」,不再期待翻身機會,最大原因基於個人經濟,務求早日出貨離場。
今年上半年蝕讓個案約408宗,蒸發金額約6.3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75%和22%。去年爆發第5波疫情,全年約800宗蝕讓個案,蒸發金額約11.8億元,較2021年全年(3.73億元)急增2.2倍。由於今年下半年仍受限息口變化,二手交投續受壓,目前準買家考慮息口持續高企,擔心供款超出預算,即使有急切住屋需要也不會貿然現階段入市,料蝕讓個案短期內勢難遏止。
撰文 : 唐榮
欄名 :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