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數據出爐之後,全年經濟「保5」壓力大增,尤以拖累經濟表現最重的房地產再成關注焦點。恒大的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負債年報也將房企的化債困境擺上枱面,敲響房地產形勢警鐘,提醒政策調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持續上升。
恒大的深夜財報在國內外市場投下震撼彈,雖然對債務和虧損已在意料之內,但程度仍是遠超市場想像。有媒體比較,2.4萬億元的負債,相當於中國兩年的國防預算,也相當於以色列全國的GDP總量,如果用最能掙錢的貴州茅台去年的淨利潤償還,則要花40年時間才能還清。
恒大集團自2020年起出現債務危機,一直被視為內地房地產行業困境的風向標。雖然在去年「保交樓」政策下,房企現金流危機得到緩解,但恒大財報展現的巨額虧損和債務情況,令外界對其前途仍充滿擔憂。
關注恒大走向 牽動市場信心
今年是房地產企業的償債高峰年,到期規模在2萬億元以上,7至8月正值償債高峰期。作為指標企業,恒大的走向也牽動着外界對中國房地產乃至中國經濟的信心和預期,一旦形成骨牌效應,很可能令整體房企的信譽和融資都受到影響,進而觸發系統性金融風險,對正在艱難爬坡的經濟復甦造成衝擊。
事實上,雖然上半年中國經濟的主旋律是在刺激政策與保持定力之間的糾結,但二季度數據清楚顯示房地產已是經濟不及預期的最大拖累,在固定資產投資其他項目普遍增加的情況下,房地產投資的加速下降將固投增速拉下來;5月以來房地產銷售面積按年增速轉負,也成為國內需求萎縮的最大壓力來源。
雖然統計局對二季度經濟形勢的解釋是宏觀數據和微觀感受存在「溫差」,但兩個不能迴避的現實問題是:一、二季度的低增長是在去年上海封城的低基數上得到的成績,且低於潛在增長率,在疤痕效應下,下半年能否完成「保5」目標難度在上升;二、房地產作為經濟最大的拖累項,下行趨勢仍未止住,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政策的按兵不動未能等到市場的自我修復,下半年能否穩住房地產成為今年經濟能否達標的關鍵,政策調整的必要性在累積。
央行發布會 「政策存優化空間」
7月以來,政策層的主要任務是傳遞積極訊號,高層及各部委首長接連開會,對經濟走勢、平台經濟、內需消費、穩定滙率都有不同程度發聲,但對市場最關切的房地產政策仍惜字如金。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周五(14日)央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對房地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新研判,即「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已經發生深刻變化,過去在市場長期過熱階段陸續出台的政策存在邊際優化空間。」
這是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要深入研判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和城鎮化格局等重大趨勢性、結構性變化,抓緊研究中長期治本之策」之後,首次有部委層面給出結論,相信是經濟決策層已就重大趨勢性結構性變化有了定論,將成為房地產政策的新基調,「中長期治本之策」的時間窗口也在逐漸迫近,至少要從明確消減過熱期出台的政策開始。
撰文 : 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