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先張揚放寬樓宇按揭成數逾月,金管局終於在昨晚付諸行動,宣布即時放寬自用住宅物業及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這是金管局自2009年引入連串樓市辣招以來,首次放寬相關措施,但僅屬微調,冀能幫助首置和換樓人士減輕置業開支,對樓市起支持作用,但當局對辣稅措施未有作出任何改動,能否盤活換樓鏈仍有待觀察。
金管局「減辣」對樓價影響有限
金管局宣布3項樓市「減辣」措施:調整自用住宅物業按揭成數,樓價1500萬元以下物業可承做7成按揭,1500萬至3000萬元物業按揭成數為6成,3000萬元以上維持5成按揭不變;非住宅物業,即商鋪、寫字樓的按揭成數由5成上調至6成;放寬以資產淨值為審查基礎的按揭上限,由4成上調至5成,即時生效。按揭保險計畫同步稍為放寬,對保費作出微調。
當局決定從按揭成數方面減辣,皆因樓價從去年高位累跌13%,寫字樓更自2018-19年高位累跌20%,商鋪亦累跌17%,發展商已多次要求政府撤銷樓市多項辣稅,但當局認為樓價雖然作出一定幅度調整,但依然高企,擔心過早撤辣會釋出錯誤訊息,帶來反效果,唯有以另一種方式幫助需求,透過放寬按揭成數,減輕首次置業人士或換樓人士的開支,從而支持樓市回穩。
「減辣」前,1200萬元物業可向銀行承做5成按揭,買家可透過申請按揭保險,獲得最多8成按揭,但需要支付按揭保險費用,增加買家置業支出。然而,在「減辣」後,置業人士或換樓人士均可以3成首期上會,毋須經按保,減低置業開支。至於1500萬元的物業,按揭首期由5成減至3成,即由750萬元減至450萬元,首期大減300萬元,而買家可透過按保為銀行貸款7成按揭成數以上的部分提供保險,相關保費會比6成按揭成數以上的保險較低,也可減輕置業人士開支。
放寬按揭成數目的不是刺激樓價掉頭向上,當局在樓市低迷下仍有必要出手穩住樓市,至少可促進1500萬元以下物業的交投量,並緩解積累已久的換樓需求,啟動換樓鏈,總好過甚麼也不做。至於放寬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也是合適時候,過去3年疫情嚴重影響商業活動,令商鋪和寫字樓的成交價和租金大跌,隨着社會全面復常,零售業已漸見起色,此時「減辣」可讓中小企更容易出售或加按物業套現融資,紓緩資金短缺。
至於放寬按揭是否真的可盤活換樓鏈仍是未知之數,因目前二手樓市淡靜,換樓人士未必可以先放售現有物業才入市,隨時是先買後賣,但此舉卻需要先支付相當於樓價15%的雙倍印花稅,在一年內成功放售舊單位後再向政府申請退稅。問題是換樓人士若沒有這筆額外資金兼首期,要細屋換大屋便難以成事,一旦一年內無法出售舊單位,便要自行硬啃這筆辣稅。
儲局倘持續加息港樓續受壓
此外,換樓人士還要面對樓價續跌和息口上調兩大風險。當局選擇此時放寬按揭成數,似乎是認為樓市在大跌後已有喘穩迹象,並押注美國聯儲局息口快將見頂,若情況不似預期,一旦儲局為了遏通脹,下半年不是加息2次而是4次,即使每次加息0.25厘,港美息差拉闊只會帶動套息活動,本港銀行將不得不調高最優惠利率(P),令供樓人士負擔加重。儲局持續加息,也令本港樓市持續受壓,樓價可能繼續尋底。
因此,換樓人士或首置人士切勿因按揭成數放寬便貿然入市,須量力而為,以免被意想不到的風險令自己大失預算。
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