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7
經濟日報
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早前表示,繼上月根據過去3個月通脹緩和而暫停加息後,在接下來本月和9月的議息會議中,仍有可能再度連續兩次加息,警告市場不要以為美國的通脹問題已解決而掉以輕心。警告再次引起市場憂慮,特別是自疫情中期以來持續弱勢的港股,各大行隨即下調今年恒生指數高位的預測。
美加息與遏通脹 因果關係成疑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這些年來「減息」和「通脹」兩者的因果關係,未必有學者想像般強。例如今次美國通脹的近因,其實是拜登政府大幅度增加政府開支,以及製造中產就業的「重建美好計劃」(Build Back Better Plan),前後已把數以萬億計的美元投入勞動市場,包括修橋補路、增加幼兒託管和老人服務等專業和輔助專業職位,繼而增加了民眾在需求側增加消費,再適逢供應鏈受阻,結果引發急劇通脹。
今次通脹的主要面是現金消費,而非資本投資,今日的美國人是因為收入增加,有多餘現金,所以才增加消費,美聯儲倒過來增加借錢的成本,其實是有點沒頭沒腦:引致通脹問題的美國消費者,增加消費的原因就是因為不缺錢,借錢成本增加與其何干?若說要加息令大眾減少消費增加儲蓄,就算是定期存款也是本大利息少,而且大家都知道美國政府是全球第一大「債仔」,大概不會讓高息環境長期持續,打工仔不可能長期靠食息「上岸」,所以加息效果很有限。
反而是「黑天鵝」事件引起市場恐慌,令群眾減少消費的效果比較強,例如3月時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和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先後「爆煲」,打工仔生怕畢生積蓄瞬間灰飛湮滅,曾一度減慢消費增長速度。
但弔詭的是,中央銀行的另一項主要工作,或說是比制定息率更基本、更原則性的工作,就是維持銀行制度穩定,所以經一輪快速的補救操作後,市場信心便回復過來,無法達致針對消費者市場,以情緒恐慌導致減少消費,繼而遏抑通脹的效果。
總括而言,就是央行在「控通脹」上,根本是「左手打右手」,同時又因工作繁重,無暇檢討這些問題重新上路。
港樓交投淡 損害「第三價值」
隨着利率持續高企,近期香港樓市交投淡靜,早前更一度出現全港一手樓接近「零成交」的惡劣情況,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前提出,正研究對樓宇按揭作微調,幫助市民換樓,希望以促進換樓客加快成交,增加本港私樓市場的整體成交量。
在市民眼中,成交「量」可能不太重要,但這其實是港樓的「第三價值」,即資產可簡易快捷買賣的流通性,本身都值錢,正如上市公司的股份會比不上市公司的股份市值較高,也是同樣道理。港樓近年成交的疏落,其實正在令本港私樓作為可簡易買賣資產的「第三價值」一直放血未止。
倘蝕讓續現 恐「人踩人」搶賣樓
而微觀上,各區地產代理亦愈來愈多見到有業主開出低於本身買入價的「蝕讓價」求售。別以為這只是短期波動,蝕讓開價本身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理關口,因為對於業主而言,這表示本港房屋已不再被視為有投資價值的資產,特別是本港好一部分的私樓已經供滿,蝕讓盤的湧現可被理解為業主已「認輸」,決定退出香港市場套現,意味如市場在可見將來出現若干恐慌,即可觸發這些賣家「人踩人」搶賣樓,令樓價斷崖式下跌;特別是在現時高息環境下,業主更有可能選擇套現存入銀行收息,之後才再作打算。
內地客大幅蝕讓又是另一個多被討論的話題,可是觀點與港人大有不同,須看清文化差異。例如上月九龍塘樓盤賢文禮士一個3房單位,據報內地業主6年前以4,953.67萬元買入,日前蝕約1,458萬元成功賣出,但買得起這個價位的內地人,並非普通打工仔,而觀乎過去6年各項投資選項中,其實港樓已算是「輸得少」,若業主當時投資開廠或做其他生意,今日想要退出時能否在境外拿回一半現金價值也成謎,所以對本地保守的小業主來說或是「勁蝕」,但對原業主而言,這或已是過去6年最好的投資決定。重點是,若市況繼續轉差,他們要「壯士斷臂」殺價,可以殺得很快、很狠,所以「開關」後下半年港樓斷崖下跌的風險,其實仍在持續增加。
撰文 : 劉國匡 時事評論員
欄名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