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29, 2024 星期六 多雲 30° 78%

學者指市民多個選擇 可測試市場接受度

有學者認為「樂建居」計畫可讓不太富裕的市民多個置業選擇,亦可測試市場接受度。有立法會議員就促請房屋局,要適時檢討先導計畫,並研究為「夾心階層」提供更多可負擔的置業機會。 同是房委會委員的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樂建居」單位六五折出售,是參考以前居屋折扣率,亦為發展商就地價和樓價「計數」提供參考。「樂建居」某程度屬私樓模式,給相對不太富裕的市民多一個置業選擇,亦可測試市場接受度,在傳統居屋模式主導以外,協助增加資助房屋供應,不失為一件好事。 議員促適時檢討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指,計畫中的細節顯示政府吸取了過往經驗,在政府主導性和市場吸引力方面盡力取得平衡。他指,政策框架下已經定明單位面積比例及銷售安排等,因此發展商的彈性並不是太多,發揮空間主要是在單位設計方面。參考過去私人參建計畫經驗,他預期最終反應需視乎市況而定,並且以中小型發展商為主。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碧如表示,由私人發展商興建居屋,地盤平整等工序由發展商負責,必定能加快單位供應。計畫雖規定要以六五折出售,但由於政府會提供三分一地價優惠,對發展商未必無吸引力。至於這類單位訂價是否一定比傳統居屋高,她指現時只是外界的估算,單位售價要經房屋局局長批准。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梁文廣表示,只要計畫不會令發展商賺取龐大利潤,以及能確保單位質素,符合市民期望,就不會產生「明益」發展商的觀感,但他認為房屋局要適時檢討先導計畫,並於未來考慮增加高於居屋申請資格的項目,為不同階層的市民,特別是「夾心層」提供更多可負擔的置業機會,進一步豐富房屋階梯。 測量師學會房屋政策小組召集人趙錦權指,兩幅地相比,已平整的地吸引力一般較大,未平整的,除非政府指出剩下甚麼工程未完成,否則吸引力可能打折扣。政府要找大型地不容易,相信推這兩幅地是「試水溫」。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