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三月 29, 2024 星期五 多雲 23° 93%

港樓難負擔 學者:增公營屋可解決

據國際調查機構報告指,香港樓價中位數對家庭入息中位數比率達18.8倍,相當於不吃不喝18.8年才能置業,縮短了4年時間,但仍然連續13年蟬聯全球最難負擔樓價。學者認為,需要透過增加公營房屋,解決樓價難以負擔問題。 國際調查機構Demographia每年發表《全球城市樓價負擔能力報告Demographia 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今年報告調查了全球94個城市在2022年第三季的樓價中位數,以及家庭入息中位數。 連續13年貴絕全球 香港去年的樓價較家庭年收入比率為18.8倍,相較2021年調查的23.2倍,相當於不吃不喝18.8年才能置業,按年下跌了近2成或4.4年,屬於2016年(18倍)以來近6年新低。報告指是該調查19年來最大幅度的改善,不但以18.8年的水平,香港樓價仍然連續13年位列全球最難負擔水平,並且大幅拋離排名第二的澳洲悉尼(13.3倍)。 據報告指出,中央政府已經明確提出香港政府要改善住屋負擔能力,以及增加居住面積的責任。據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去年第三季的私樓家庭月入中位數為3.64萬元,按年上升近1%,而同期的私樓樓價指數下跌9.5%(2022年全年樓價則下跌15%),導致香港樓價的負擔能力有所改善。 至於跟隨其後全球排名第三則為加拿大溫哥華(12倍),其餘第4及5位,則分為美國檀香山(11.8倍),以及美國聖荷西(11.5倍)。而最容易負擔的城市,則分別是美國匹茲堡(樓價收入比3.1倍)、美國羅徹斯特(樓價收入比3.2倍),以及美國克里夫蘭和聖路易斯(樓價收入比均為3.5倍)。 去年94城市全屬難負擔 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稱,香港居住在公營房屋比例高達5成,因此以全民收入作統計放大香港樓價難負擔的水平。他又指,現時政府長策將公私營房屋比例定為七三比,要解決房屋問題不能夠靠私樓,而是靠增加公營房屋解決大部分問題。 事實上,高樓價趨勢在全球屬普遍現象,報告亦指,在2022年所有94個城市無一個屬於可負擔水平(樓價收入比3倍或以下),屬於過去19年調查以來首次,相對2019年有10個城市屬於可負擔水平。 因此若果要將香港樓價變得相對可以負擔,除非將樓價大幅調整,否則或須透過以市價4至5折出售的資助房屋。 作者: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