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農畜養殖一向被視為厭惡行業,而且需要頗多土地。但因為人口增長,這行業的規模又必須相應增大,才能解決到糧食供求問題。內地近幾年就興起採用多層樓房的自動化養豬場,以節省土地和營運成本,同類養豬場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據行內人表示,保守估計,內地樓房養豬的規模每年增長超過30%!
26層高養豬場創世界之最
由去年10月初開始小規模運作以來,中新開維現代牧業位於湖北省的新型自動化養豬場,就經常成為內地的網上熱搜。無他,因為這個養豬場用上26層高的大樓來養豬,確實吸睛和史無前例。據報道,這項目位於湖北鄂州市碧石渡鎮虹橋村,共有兩棟26層高的養豬大樓,總建築面積80萬平方米,總投資額高達40億元人民幣。
去年10月1日一號生產大樓開始引入1000頭種豬。預料到今年8月底,兩棟大樓可開始全面投產,未來將可同時容納65萬頭豬,兼且每年出欄生豬120萬頭。每棟大樓地下都有6部大型貨梯用來運送生豬,每部的面積達到16平方米,最大載重量達10噸。以每頭生豬240斤來計算,每部貨梯每次最多可以運送70至80頭。但為了較穩妥,一般只會每次運送大約40頭。
在樓上,豬群住進樓房,夏季有涼風,冬季有暖氣,一年四季空氣清新。大樓內每一層功能分區明確,設有母豬舍、產房、生豬保育與育肥。而飼料則通過中壓空氣全密閉輸送,分配到各個樓層自動投餵。這兩棟大樓還配備了智能空氣淨化器和消毒系統,以及沼氣廢物處理系統,可以將豬糞轉化為清潔的熱能和電能。這些熱能可以讓豬喝溫水、洗熱水澡,並且烘熱花崗岩地板讓牠們睡覺,既改善了豬場內環境,又有節約成本和實現碳減排等效果。
有業者表示,相對於傳統的平房養豬,多層樓房養豬有三大優點:第一,是節約土地,突破地區限制因素,一般都可以節省80%至90%的土地。中新開維現代牧業的26層高養豬大樓更可以節省95%的土地。第二,是樓房豬舍的環境較佳,有助提升豬隻的生長、健康和生育率。第三,是可以降低平均每頭豬的養殖、運送飼料和人力資源成本。
據養殖設備商青島大牧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樓房養豬大約在2010年開始在內地出現,當時主要是在多山的福建省,規模較小,樓層也較少,很少人留意到,而且相關政策並不允許。到2017年前後,廣西揚翔、浙江華統這兩個較有影響力的養殖集團分別建成2座較大規模的樓房豬場,才引起國內外生豬養殖行業的關注。
自然資源部和農業農村部考察了這2座豬場之後,以6層樓房豬場建設標準為參考,在2019年12月聯合發表《農業農村部關於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提出「養殖設施允許建設多層建築」。
因此,由2020年起內地的樓房養豬項目便好像雨後春筍般湧現,很多在A股上市的養豬企業都大舉投資建設樓房養豬場。
儘管受行情影響,近兩年內地的豬場建設速度有所減緩,但因為覓地困難等原因,養豬企業對於樓房豬場建設的熱情並沒有降低。保守估計,內地樓房豬場的規模每年增長超過30%。由2019年至今,青島大牧人參與建設和設計的樓房豬場已超過200個。有大型養豬企業認為,樓房養豬和平層養豬不是絕對的替代關係。只是在部分土地特別稀缺、豬價具有較大比較優勢的區域,才可以抵消樓房養豬較高的建築成本。但亦有多家大型養豬企業認為,雖然樓房養豬的建築成本比平房養豬高出大約20%,但其折舊攤銷年限較長,加上土地成本、豬舍環境、母豬生產率、人力成本等眾多因素來考慮,樓房養豬的優勢較大。尤其是在多山和覓地困難的南方地區,養豬企業更加青睞這種模式。
漁農業立體化 大勢所趨
其實,筆者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覺得,在全球人口不斷增長的情形下,漁農業立體化乃是大勢所趨,也無可避免。若要求百分百維持傳統的單層種植和養殖方式是不切實際。這就好像,古代種菜和種水果乃全部露天,但現時也不會有人認為,在室內種植的蔬果不夠自然。
筆者認為,只要不是好大喜功,刻意搞面子工程或者世界紀錄,規劃項目的規模符合實際需要,而不是盲目一窩蜂的去上馬,以及平均每頭豬的飼養面積並無特別壓縮,多層樓房養豬是可以接受的。
明報記者 薛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