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17, 2024 星期五 間有陽光 24° 72%

筆陣:簡約公屋課題 關鍵在分配 /文:呂大樂

2023-02-03    明報
【明報文章】或者,由期望的結果來帶動思考、訂定政策方向(所謂目標),確實有它的內在矛盾。如果手上必須處理的問題只在於要決定做或不做,再而定出緩急先後的次序,最後訂立量化的績效指標,則或有可能就憑着揮動政治理念(例如:大家都很難對「告別劏房」這個口號說不)的大旗,為政府的政策、實施程序護航。 不過在現實之中,市民對一套政府政策的關注,又豈會只限於動用多少成本、以哪種速度、興建多少個單位等操作層面的問題那麼簡單呢?欲速不達,雖然很多人會覺得公眾諮詢和議事堂上的辯論乃費時失事、無聊的「政治騷」,可免則免,可是要將過程理順,有時還是需要順序逐步把工作完成的。 輿論表面平靜 實存暗湧 當然,現屆特區政府也未至於純情地以為房屋議題在社會上早有共識,所以毋須多做接觸公眾的工作。事實上,看政府領導親自帶領劏房戶參觀示範單位,可知他們亦有準備要做好群眾工作。問題是簡約公屋這個課題,在表面上頗為平靜的公眾議論環境裏,其實存在好些暗湧。這裏所指的暗湧,不是建制派打着地區利益來搞搞抗議,也不是經濟利益相關的集團口不對心、裝着若無其事(畢竟他們是相當富裕,不可以太明顯「獨食」,不願分享),其實實際上不會積極配合;而是在一般市民的不同社會圈子中,覺得不爽的,大有人在,只是沒有罵出口而已。 政府領導可能會反問:不是大家早已同意,香港居住問題是這個社會的痛點嗎?不是大家都覺得應該「告別劏房」嗎?不是應該盡快縮短公屋的輪候時間嗎?正因為問題之嚴重,不少居民每天在惡劣條件的單位內生活,簡約公屋是劏房戶的「救生艇」,彰顯政府投放資源的「社會價值」。那麼更快更多地興建簡約公屋,還有什麼地方需要商榷呢? 但稍等一下,一般市民心中最想知道的,不是將來的簡約單位是否裝備固定餐桌而不是採用摺枱,而是究竟這一屆特區政府打算怎樣分配公屋單位。對政府領導而言,怎樣可以盡快實施簡約公屋計劃至為重要;至於如何分配的問題日後自會分曉,反正政府一向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辦事原則,將來一定能照顧現居於不適切居所的居民。可是,在很多市民眼中,如何分配才是關鍵所在。 市民對公屋有自己一套觀念 如果現屆特區政府所強調的是社會價值,而不再是什麼「冷冰冰的數字」,那麼是否表示居住條件愈差的住戶,應該排上入住公屋的輪候隊伍前面,以改善居住環境的迫切性作為分配主要考慮?或者其實政府無意改變輪候與分配的操作,純粹以增加公屋數量來處理目前房屋市場上所存在的問題的話,那又如何將不同類型、背景的居民,分派到不同地區的簡約公屋呢?要滿足居民工作地點的考慮(那麼長者已經退休,那便應該派到市區以外的地方?),於是在市區內找來興建簡約公屋的地皮?還是按建樓進度才決定,先落成便先入住?簡單一句,究竟分配的方法背後有沒有一套邏輯? 政府領導們也許未有注意到,其實一般市民對公屋有他們的觀念。這裏所討論的跟好壞、對錯無關,純粹就是一種看法。那種看法,孕育自殖民管治底下的公屋建設,用現在的標準來說,可謂相當涼薄、缺乏人文關懷,但勝在邏輯簡單易明,而且是完整的一套。正如前面所講,那種看法不一定正確,但很多市民都會因自己的公屋生活經驗(或因為未有機會、沒有資格入住公屋)而大致上接受了那套想法。 以前公屋選址,「山旮旯」是常規,事關該地段一定是於當時沒有明顯的發展/經濟價值。因為機會成本不高,才會選中那塊地皮。在這樣的情况下,做公屋居民一早便在心理上預備好做「開荒牛」——所謂「預咗」。只有當社區的發展步伐加快,更多人搬進附近的地方,環境才會逐漸改善過來。 可以這樣說,在遷徙的過程之中,他們亦有所付出。至於現時所見好些「老屋邨」環境良好、方便企理,那是後來的事情,是快速的城市化將本來位於邊沿的地方納入為市中心而已。而居民在搬遷過程中,也沒有太多選擇,因為他們的居所被拆遷,要有安身之所便要接受政府的徙置安排。而當時的拆遷過程,也不是看居住條件是否最為惡劣,而是由市場決定,或因受基建項目影響而要拆卸。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大規模公屋發展,是整個社會城市化(包括開拓新市鎮)的一環,在徙置過程中除了興建新的公屋單位之外,還有拆毁原來的木屋區,這樣才可收到取締非法的、有危險的、居住條件欠佳的僭建房屋(雖然最後並非完全成功)之效。最初政府蓋建徙置區、臨時房屋區的時候,刻意將各種設施定在最基本水平,以免市民視「上樓」公屋為最佳選擇。 關乎根本原則立場問題 當然,後來興建公屋的方針與策略早已有所調整,不過深嵌於市民心裏的是,政府的角色是有限度支援,而居民則通過平常生活(由交通配套欠佳所以一早起牀排隊等車,到每日爬斜路回家)慢慢地建設家園。彼此的角色不太小,但也不太大。「上樓」不是「從此一天光晒」,它也有「捱」的成分,不過可以「捱」得過去。 舊時殖民管治時代的那一套,或者已經過時,又或者是太過不以民眾為本,太缺乏關懷、照顧。但那一套的背後邏輯,是政府在動用公共資源的時候,不會引起太多資源爭奪的議論,雖然總會有反對意見,然而大家多多少少還是可以接受分配的方法。政府調整其角色、責任,這是好事。不過在調整的時候,必須了解市民是否覺得分配的方法是否合理、有足夠說服力。這些東西不是結果,也不是目標,而是更根本的原則、立場問題。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研究講座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呂大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