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雙老」問題不容忽視,當中樓宇老舊問題為特區政府迎來不少挑戰,過去10年全港只有約1600幢舊樓被重建,這個數字遠遠追不上舊樓增長速度,預計到2030年全港將有接近1.4萬幢樓齡逾50年的舊樓,單靠市建局收購重建恐力有不逮,私營機構的參與實有必要,才有望加快舊區重建活化步伐,改善地區生活環境。
政府早前公布建議降低強拍門檻、放寬相鄰地段合併申請強拍的要求、精簡強拍制度法律程序,以及支援小業主權益冀加快舊樓重建等。
就降低強拍門檻方面,建議樓齡50年或以上的住宅樓宇,申請門檻由八成降至七成,樓齡70年或以上的則降至六成;至於坐落於規劃作非工業地帶上的工業大廈,樓齡30年或以上,門檻則由八成降至七成。若修改條例能通過,將有利增加樓齡較高的舊樓重建機會;現時不少樓齡70年或以上的住宅樓宇,均屬4伙或以下的單位,只要有一個業主失聯或反對,收購重建就會觸礁,故如能通過降低強拍門檻建議,將有助加快收購重建。
政府勿忽略保障小業主權益
對於放寬相鄰地段合併申請強拍的要求,過往兩個地段而由一條共用樓梯所連接的兩幢建築物,才可准許合併計算申請重建(其中一幢為單一100%業權除外);政府建議放寬相鄰地段合併提出申請的限制,不論有否共用樓梯,可採用合併計算平均業權份數,但仍會要求申請人在申請內每一個地段所擁有的業權,均須達六成或以上。在新建議下,發展商願意將相鄰地段合併發展,將會令小業主有提升其物業價值的機會,當地盤面積增大,可供規劃設計的彈性及使用率增加,有助改善區域生活環境,亦令重建發展空間和價值提升。
在精簡強拍制度法律程序上,政府建議樓齡逾50年的樓宇,如小業主書面同意不反對重建,對強拍並無爭議,發展商可免除審裁處審閱報告,有助簡化及加快重建的時間。
筆者認同放寬強拍門檻的同時,政府不能忽略保障小業主的權益,政府計劃設立專責辦事處,為小業主提供一站式支援,包括初步專業諮詢,向合資格的小業主給予臨時貸款,應付強拍訴訟;容許獲批出售令的自住小業主繼續居住在其物業內一段時間,亦會委託非政府機構,對在訴訟期間情緒受影響長者提供輔導服務等,相關做法值得支持。
加大力度推動舊區活化及重建,鼓勵以小區規劃面積較大的地盤重建,牙籤樓減少,亦能提升發展帶來的效益,改善生活環境,令社區及市民均得益。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謝偉銓 銓之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