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25, 2024 星期一 微雨 21° 80%

食玩買生意淡 疫下守業難上難 個體戶對創業趨心淡 滬舊法租界區多空舖

【明報專訊】3年新冠疫情,持續衝擊地方經濟,民營企業首當其衝,衆多小微企業更遭遇毁滅式打擊。昔日熱鬧的街頭在倒閉潮下變得冷清,新一代年輕人不再崇拜財富英雄,而是追求穩定與安全。有青年在短短3年間經歷無糧出到創業失敗,最後變成賣唱歌手,在疫情的反覆中對創業死了心;也有外來打工仔難忍被封多次,為去留掙扎。未來如何讓人民「相信曙光就在前面」,還看國家新領導層如何「提振信心」。【系列完】 明報記者 沈燕媚 王佩凡 本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挺民企的強烈信號,也提出要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縱深發展。然而這3年,許多創業者深困泥沼。在防疫政策鬆綁前,吉林省長春市青年付藝同決定關閉他創辦僅一年的店。原因是無了期的封控,讓人看不到希望。 28歲的付藝同原是私立音樂培訓學校教師,教培行業不景氣後,無糧出的他轉行,在一家劇本殺店當DM(劇本殺主持人),繼而有了開店想法。「不需專業知識,只要租個旺舖,花10至20萬(人民幣,下同)裝修,再購置劇本,約30萬就能開。」 青年3年內經歷無糧出到創業失敗 內地在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但憑着嚴格的封控措施,成為世界上少數控制疫情的國家。搵工困難的青年,紛創業當就業,2021年全國新設個體工商戶達1970萬餘戶,總在冊數破1億。2021年9月,付藝同把店開在長春市最繁華的商業街紅旗街。第一個月生意很好,包廂每天滿客,首月盈利8000元。正當他雄心勃勃準備開分店時,吉林省開始爆疫。大學封校管理,學生無法外出,客源斷崖式下跌,他後來還收到停業通知,情况在2022年Omicron疫情期間加劇。 付藝同辭退幾個員工試圖止血,但「每月7500元租金還是要付,每一天都肉疼」。不得已之下,他想出以「劇本外賣」救亡,即由主持人上門,將劇本帶到客人家中進行。但他一單生意都接不到,「疫情期間都不敢招朋喚友」。 眼看生意無法持續,今年9月,他決意不再續租,並重拾技藝,嘗試從事樂隊商演工作。惟疫情始終像無處不在的關卡,商演活動常被取消。「夏天還能接幾場音樂節表演,後來只剩樓盤開售或誰家買了豪車,想走排場的找人演出。」他的商演從千人音樂節,變成了只有幾個聽眾的私下「賣唱」,甚至還要陪賣酒,付藝同苦笑:「賣幾瓶給幾瓶的抽成。」 疫下的人生沒有劇本,付藝同的遭遇在全國來看並不「新鮮」,各地小店主們深有共鳴。在上海,春季封城留下的「傷痕」,秋冬仍在街頭處處可見。舊法租界區不少空置店舖,門口寫着轉租人的聯繫電話。一家餐廳門前,貼滿了電費水費欠交通知書。在著名的咖啡區永康路附近,襄陽北路本是年輕族群愛流連的地方,現在周末行人寥寥。 Cafe G咖啡店的經營負責人Sosaki稱,對面一家咖啡店大門緊閉,「只在2月開過幾天,封城後再也沒開」。這在寸土寸金的舊租界地段十分罕見,Sosaki說:「上海的舖子放出來就會被搶走,以前還要搞點門路才能搞到好的舖子」。 局方查問「怎麼一天僅7人掃碼」 咖啡店嘆人就是這麼少 今年5月,上海發布針對小微企業的扶持政策,但只有國企管理的房產才獲減租,包括Cafe G在內的許多商家無法受惠。訪問當天,掃碼仍是防疫日常,Sosaki指了指門邊貼着的「場所碼」,「那天市監局過來查,說『怎麼這麼少人掃碼,一天才7個』,但人就是這麼少」。 內地商業查冊平台「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全國有近50萬間餐飲相關企業倒閉,上半年撤銷營業登記的餐廳數量,超過2020年全年總和。原因不難理解,今年以來,多個重要城市接連封城、靜默,日復一日的核酸檢測、頻繁封控減低人們出行的欲望。許多城市對外來人員採取落地檢、隔離措施,跨市流動變得麻煩,商業街人流不時「清零」。數據顯示國內重點9城市的購物中心進入寒冬,今年上半年客流量下滑幅度高達30%,並持續惡化,上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跌5.9%,年末防疫政策急轉彎後,京滬等地商場更是全面冰凍。 面對疫情困境,有商家開始探索自救。在武康路售賣新派唐装的「盛世牡丹」,在2020年疫情初期便設立網店,嘗試利用網絡直播促銷,由設計師親自上陣作展示。店長陳先生稱,「我們以很低的價格售出,一些經典款以成本價出售,爭取現金流,但很多顧客會猶豫,不知道上身效果好不好。」由於當時上海進入公共場所需查核酸,客人在一天忙碌工作後不想檢測,因此顧客很少。當天下午加上記者,只有3人進店。 這店扎根上海14年,疫前店裏65%客群來自海外,現在靠直播推銷無法挽回損失,成都、武漢分店已結業。更致命的是頻繁的封控,陳先生稱,前一天他便因大廈有密切接觸者,被封兩天,沒法開店。「加上今年的兩個月封城,我今年第五次被封了。」 在巨大的不穩定性面前,當下年輕人的考慮愈趨保守。大學生寄望於提高學歷、進入體制獲得安全感,一些外來務工則傾向回流家鄉。 難忍被封 外來打工仔掙扎去留 陳先生也不例外,正掙扎是否離滬。早些年在深圳富士康打工的他,為了多見些世面,才來到上海。但封控讓他的想法動搖,「我不想在廠裏一輩子,但誰又想被封在家裏無所事事呢?」他無奈地笑道,「我想,如果再被封一次,我就要離開了。」至於創業者付藝同,感慨自己而立將至,斬釘截鐵道:「肯定不會再想(創業)了,我們這種小老百姓,還是老老實實找份工作最靠譜。」 (新冠疫情3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