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10月,中共二十大會議正式倒數,穩經濟大盤也在悄然加碼。「十一」長假前一天,房地產「國家級救市」政策接連出台,透露出一些政策新思路。
9月30日,財政部宣布,居民換購住房可享個人所得稅退稅政策優惠,幾個小時後,人行再宣布下調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加上前一天人行和銀保監會已宣布,支持地方自主決定下調或取消首套房利率下限,三大財金部委唱起救市大合唱,即便在當前穩經濟政策頻出的階段,也算是大招。
在內地樓市調控史上,「930」是頗具象徵意義的時間數字,在上一輪地產下行大周期底部,2014年和2015年的9月30日都發布了影響重大的調控政策,成為2016年第一季度房地產止跌回升的直接動因。從彼時起,「930新政」成為最能影響預期的重磅調控代名詞,這次重現,也被視作是對於此前單靠地方救市難以改善的市場預期,中央給出了更積極明確的表態。
創新換房退稅 冀激活二手交投
聽房地產領域的學者解釋,選擇在9月底出台放鬆政策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與抑制性政策效果的立竿見影不同,放鬆性政策是緩慢見效,一般來說從政策出台到見效需要3至4個月,因此9月底的政策,實際是着眼於第二年的調控效果。第三季度結束後,全年樓市走勢和前期政策效果就有了比較清晰的判斷,9至10月就政策調整的窗口期。
再看此次出台的政策,除了常規的信貸選項,最受關注的是換房退稅的創新措施。過去內地為了限制炒房,出台「滿五唯一」政策,即如果購房未滿5年售出,賣家就要按買賣差額的20%繳納個稅。在實際操作中,以5年的時間分辨是自住還是炒房,未免簡單粗暴,容易誤傷剛需,而且這筆費用普遍被賣家加在房價上轉移給買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二手房交易。
近期各地都陸續發布了刺激二手房市場的政策,包括降低二手房首付比例、可帶抵押過戶等,針對置換改善性需求的政策意圖明顯,這類人普遍家庭不止一套房產,或是具有高頻交易習慣。在「房住不炒」下,過去樓市支持性政策普遍側重剛需群體,但近年的經濟數據有所反映,經過過去10多年地產大發展,剛需群體基本已經完成「上車」,房地產行業的增量時代也因此走到拐點。
政策轉向換樓群 拆市場堵點
另一方面,近幾年在疫情衝擊下,資產收益增長率與勞務收益增長率呈剪刀差走勢,剛需購買力實際在下降,因而將政策側重點轉向購買力更強的置換群體,拆除房地產市場「堵點」,是因應房地產行業變化的新重點,能更有效地讓市場活躍起來。隨着人口負增長時代馬上到來,二十大之後內地樓市調控也將進入到一個新階段。
從技術上看,與過去房地產調控多以信貸和限購進行需求調節的思路不同,以財政政策進行需求調節一直是樓市長效機制的方向,但此前的討論重點主要集中在持有環節的房產稅。但因近幾年房地產行業快速由熱轉冷,作為緊縮性的房產稅也遲遲不宜出台,此次「換房減稅」瞄準交易環節,實質上與總理李克強疫情以來所推動,以減稅退稅為企業降負、保市場主體的邏輯相似,都是希望以更市場化的辦法進行調節,減少救市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的損耗和偏移,將資金使用效率拉到最滿。
撰文 : 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