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4, 2025 星期六 大致多雲 17° 62% 黃色火災危險警告

世銀:中國增長遜亞太發展中地區 防疫樓市拖累 今年GDP增速料放緩至2.8%

【明報專訊】總部位於美國的世界銀行最新預測,中國今年的GDP增幅,將是1990年以來首次落後其他東亞及太平洋發展中經濟體,反映防疫政策及樓市困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世銀最新預測,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將由去年的8.1%放緩至2.8%,遠低今年6月預測的4.3%增幅。這意味世銀對中國的經濟展望,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經合組織(OECD)悲觀,兩者分別預計,中國今年經濟長3.3%及3.2%。 較IMF經合悲觀 32年來首跑輸 世銀的經濟預測,涵蓋中國及東南亞經濟體(馬來西亞和印尼等),以及薩摩亞和湯加等太平洋島嶼,合共23個經濟體,但不包括韓國、新加坡和日本等發達經濟體。 面對全球需求放緩,債務及通脹上升等不利因素,亞太區新興經濟體的整體增長相對放慢,預期經濟增幅將由去年的7.2%,大幅放緩至今年的3.2%。不過若剔除中國,其他東亞及太平洋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的經濟增幅料將達到5.3%,遠高於去年的2.6%增幅。 亞太疫後消費反彈 中國例外 由於全球能源供應緊張,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提振了亞洲地區依賴資源出口的經濟體;加上防疫措施放寬後消費反彈,令中國以外的亞洲新興經濟增長加快。煤炭出口大國印尼透露,8月出口收入達到279億美元創新高。 世銀最新預計,印尼今年經濟增長5.1%,馬來西亞將增長6.4%,菲律賓將增長6.5%,而越南更將增長7.2%。 世銀指出,柬埔寨、菲律賓和泰國今年的經濟規模,預計將超過疫情前的水平。世銀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Aaditya Mattoo稱,亞太區內正出現角色轉換。他指的是以往引領亞太區經濟增長的中國,預計今年增速將落後區內其他新興經濟體。 巨大經濟代價 換取防疫成功 世銀報告指出,中國在控制疫情方面取得的成功,是以巨大的經濟成本為代價,妨礙了生產、銷售及出口等。 世銀又強調,為中國GDP貢獻約30%的房地產下滑所帶來的壓力。由於開發商面對沉重的債務負擔,加上爛尾樓使消費者對樓市失去信心,中國樓市的銷量、價格和建築活動都在下滑。 麥格理分析指出,雖然中國今年的貿易順差,勢將達到1萬億美元創新高,但由於商業信心下滑,出口商減少將外匯兌回人民幣 ,令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偏軟。麥格理估計,今年1至8月出口商將外匯盈餘轉換為人民幣的比率,由去年同期的57%降至36%。 在經濟疲軟的情况下,出口商可能押注人民幣進一步下跌。受聯儲局加息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兌美元過去一個月跌約4%,逼近2008年以來未觸及的7.2元人民幣關口。 [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