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2
明報
【明報專訊】下月公布的《施政報告》涉及房策部分備受關注,據悉港府正循特首李家超政綱「重啟及優化私人參建模式」方向研究,擬訂立恆常化的私人參建資助房屋政策,並設立政策框架處理土地發展程序、資格審批和按揭擔保安排;亦會透過私人參建模式興建公屋。房屋局亦研究透過增加過渡房屋高度,以增加供應,並考慮由政府主導興建,加快建屋。
本報從多於一個政府消息及接近政府消息人士獲悉,新房屋政策方向是改良上屆政府部分房策,在此基礎上提速提量,現時研究重點是循李家超政綱「更廣泛運用市場力量,包括重啟及優化私人參建模式」着手,當中包括以私人參建模式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及出租公屋。
定框架處理土地程序資格審批按保
私人參建研擴至公屋
消息指出,政府擬制定私人參建資助出售房屋恆常政策,將定下政策框架,處理三大範疇:土地法定程序、資格審批、按揭擔保安排,例如是否涉及政府收地、補地價如何計算、申請資格審批由誰執行,以及現時房委會為居屋作九成按揭擔保,私人資助出售房屋將如何提供按揭優惠等。據悉新世界擬在元朗「私人居屋」項目推出的「漸進式供款」,亦在政府研究範圍。當局亦正研究將私人參建模式推展至出租公屋,並推動組裝合成建築法等,目標為興建公屋提速提量。
劉國勳:可解政府建屋能力不足
房屋局長何永賢上月透露正思考過渡房屋有否改善空間,希望加高過渡房屋層數和增加單位。據悉,當局正研究加高過渡屋項目,並擬改變現時由非政府團體興建的做法,由政府主導興建,再交團體營運。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劉國勳表示,知悉政府正研究私人參建資助出售房屋,解決未來居屋興建量增加和政府建屋能力不足的問題。他說,房署現以「設計與建造」方式興建公營房屋,仍需房署審批和監察,私人參建模式的好處是由發展商自行負責興建,料可再加快。他認為政府可提供標準化單位的建屋標準,考慮將商場交予發展商營運作誘因,但停車場涉及民生,政府應收回營運。
本研社質疑補價優惠 公帑益發展商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質疑,發展商可透過獲得政府補地價優惠,發展不適合作房屋發展的用地,再賺取類似私樓利潤的收益,更由公帑補貼,反問政府為何不直接收回土地自行發展。
本身是「新世界建好生活」諮詢委員會成員的房委會委員招國偉稱,「新世界建好生活」正推行私人資助出售房屋,可深化成政府政策,發展商可在其持有的土地興建資助房屋,並負責前期設計,加快進度,更可提升樓宇質素。他認為政府需對資助房屋補地價作一定補貼,令計劃營運上可行。過去房委會私人參建居屋樓宇質素為人詬病,他相信過去曾提倡私樓和資助房屋混合式發展,即落成後抽出部分樓宇作資助出售房屋,已可解決問題。
招國偉:可提升質素 補貼令營運可行
有份營運社會房屋項目「喜信」的社協副主任施麗珊表示,機構能力有限,且缺乏資金及專才,認同由有更多建屋經驗的政府自行興建。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梁文廣建議政府全面審視現有閒置用地,並於閒置土地興建過渡房屋,認同由政府興建最為理想。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