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經濟至關重要的第三季度已過大半,其重要是三季度向來承上啓下,今年更為特殊,既要承接上半年經濟中心城市上海疫情後的的「穩大盤」一役,還要開啓四季度的中共二十大換屆大事,於是有了繼5月23日「穩經濟33條」之後的「穩大盤第二季」。
擴基建投資 穩增長壓艙石
前天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出台了19項穩經濟的「接續政策」,為復甦疲弱的經濟再打強心針。
與上一次全方面的「穩大盤」政策相比,這一次一攬子政策幾乎減少一半,實際是更加聚焦和有的放矢,着重三方面的發力點。第一,是財政和基建依舊是主要抓手,財政在克制基調下繼續發力,其中增加3,000億元以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以及要求依法用好5,000多億元專項債結存限額,根據發改委此前的透露,將主要投向重點基建、科技創新等領域。
雖然五六月份剛剛經過「穩大盤」專項債發行的一輪高峰,此前經濟界也有過是否要繼續擴基建的爭議,但從7月經濟數據看,在前一輪政策下,基建投資並未大幅升溫,投資增速僅從6月的9.25%升至7月的9.58%,不及市場預期。因此決策層有必要再發力財政以擴基建投資,將穩增長的壓艙石再壓壓牢。
第二,是突出對於各地「穩地產」政策的進一步支持。在「保交樓」的號令下,各地鬆綁樓市的政策已經此起彼伏,央行也有針對性地下調LPR利率。
激活樓市 撑民企平台經濟
7月「爛尾樓」風波突然而至,雖然「保交樓」已是在最高決策層級給予快速止血,及時阻絕風險惡性循環,但更重要的是要消除前期一系列的房地產負面消息,激活樓市的需求,將購房者已經趨於謹慎的態度重新喚醒恢復,這就需要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地出台針對性措施。此前各地對於刺激樓市曾經引發過一些爭議,國常會今次授予地方決策更大的支持力度,意味着明確現階段「穩地產」之於穩經濟大盤的重要性,給予房地產行業以及地方政府一劑強心針。
第三,是突出對民企和平台經濟的支持。事實上,高層對於平台經濟的雷霆整頓之後的態度一直是市場觀察經濟政策的最重要風向標之一,去年以來,官方表述從「加強監管」到「常態化監管」,再到提出「支持發展」,可以說已經步入新的良性階段,不過經過前一輪整頓,平台經濟和民營經濟對於政策的信心尚未恢復。
今年「穩大盤」的下一階段最大挑戰之一「穩就業」,這需要民營經濟,特別是「大廠」們發揮重要的吸納就業作用。另一方面,經過今年俄烏戰爭、上海疫情等一系列的「黑天鵝」事件,平台經濟可以說是受影響最小甚至逆勢成長的行業之一,這也奠定了在未來的高風險時代里,平台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將是有增無減的。
撰文 : 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