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二月 28, 2024 星期六 天色良好 16° 37%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謝偉銓:優化土地政策 才能解決房屋問題

2022-07-25    明報
【明報專訊】日前,發展局長公布今季賣地計劃,可提供約2070個住宅單位,當中來自政府賣地僅佔270伙,其餘為「一鐵一局」的項目,被市場質疑政府「乏地可推」,只能依靠私營發展及「一鐵一路」來支撐香港住宅供應。 靠私營發展一鐵一路撐港住宅供應 香港是否真的缺乏可供發展的土地?過往,可供發展的土地主要來自私人土地以換地或更改契約用途作私營發展、政府填海賣地及開發新市鎮等,當中不少大型住宅發展項目都由土地業權人透過申請契約修訂(包括換地),將工業或其他限制用途改作住宅發展,如荔枝角美孚新邨(前身為美孚石油公司用地)、鰂魚涌太古城(前身為太古船廠)、紅磡黃埔花園(前身為黃埔船塢)、北角城市花園(前身為北角發電廠)及鴨脷洲海怡半島(前身為鴨脷洲發電廠)等,提供動輒數千戶至逾萬個單位。 至於「填海造地」方法更是由來已久,由1887年開埠至今,香港已累計填海造地77.61平方公里,佔香港陸地面積約7%,如中環、灣仔、九龍半島的沿岸,不少供發展土地均來自填海、修建港口、鋪建道路,以及興建大型公共設施等,如啟德機場跑道、皇后像廣場及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等;大型屋苑如沙田第一城、荃灣麗城花園及西灣河鯉景灣等,同樣是填海後發展興建而成;若沒有填海,哪有今天的香港。 隨着市區不斷發展,可供新發展的用地有限,在新界推動發展新市鎮(當年稱衞星城市)成為新的土地供應,荃灣、沙田及屯門成為第一代新市鎮,大量興建公私營房屋以應付人口增長及改善居住環境;當中亦涉及填海造地,如沙田由最初居住人口不過3萬,經發展後,變成可容納逾60萬。 時至近年,因環保意識抬頭,私人土地業權人申請變更土地用途,需要「過五關、斬六將」,不單要有環評報告、交通及社區設施的配合,亦要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批,難度及成本均增加,令不少人卻步。此外,由於九七回歸前,立法會通過《保護海港條例》限制在維港填海,令過去25年填海造地大幅減少,嚴重影響可供發展土地的供應,難以滿足市場需要;在「求過於供」下,造成樓價攀升,脫離市民可負擔的經濟能力。 近年政府已察覺問題嚴重,積極拆牆鬆綁,除推動東涌新市鎮發展計劃,並透過填海方式擴展東涌發展(約130公頃);推展「明日大嶼」填海約1000公頃造地計劃,發展新界及加快收回市場的閒置土地。至於改劃土地用途方面,亦積極簡化審批程序。筆者希望新一屆政府能繼續優化政策,縮短發展時間,多管齊下,才有望解決積聚多年的土地房屋問題。 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謝偉銓 銓之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