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2
東方日報
本港房屋問題多年未解,公屋輪候時間長,老舊公屋設備有待完善,難以滿足居民尤其是長者及兒童的所需。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居所外,讓住戶安居樂業亦是政府應有之義,筆者日前夥同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落區視察公屋設施,冀政府重視長者兒童需求。
香港人口老化急速,社會整體人口結構已失衡,邁入「超老齡社會」。據推算至2040年本港65歲或以上人口比例將達到三成。筆者期望當局支援長者居家安老、善用科技。現時居民行動不便想在單位加裝扶手卻需職業治療師證明,申請手續繁複不便,政府應簡化程序,在公屋單位全面落實無障礙設施,加裝扶手、活動斜台、平安鐘等,及加設長者健體設施等。房屋局亦可研究成立「關愛長者專隊」,在政策、設計、措施上多考慮長者需要,經評估後向局方提供意見,適時落實。
兒童發展至關重要,應為其提供一個健康全面的成長環境。筆者多年來一直關注屋邨遊樂場的問題,相關設施大多陳舊、損壞、不足,且乏創新意念,難以促進兒童體能、社交、智能與情緒發展。有見及此,筆者建議參考國外成功案例,優化本地遊樂設施,使其更多元化、更具挑戰性,兼顧長幼共融;當局亦可研究在屋邨增設小型社區圖書館及自修室,為學生提供學習環境及支援。
盼望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讓市民安居樂業,是社會的共同願景。筆者亦促請政府善用科技加快建公屋;加快及增建過渡性房屋;參考公屋計分制,改善居屋抽籤形式,讓居屋申請人按輪候時間加分,給予以往多次參與抽籤的申請者優先位置;及重推租置計劃等,讓市民感受到幸福感和獲得感。
立法會議員 葛珮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