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市場熱烈關注內地爛尾樓問題。愈來愈多準業主發現,內房企業資金緊絀,無法向承建商支付建造費用,結果購入的「樓花」至今仍是工地;加上內地經濟放緩,樓價下跌,爛尾樓一早成為負資產。個別業主寧願停止供款,負上「老賴」之名,也不願繼續「倒錢落海」。
停供風潮近期愈演愈烈,據內地媒體統計,短短數日已由約50個樓盤,飈升至約200個。市場憂慮情况會逐漸難以控制,愈多準業主停止供款,代表內地銀行會出現更多壞帳問題,銀行需要作出更多減值及撥備,利潤被蠶食,甚至出現損失。同時,存款客戶如擔心銀行無法處理好這次問題,紛紛取回存款,更會導致提擠,銀行破產或被接管。
停供潮恐難受控 內房內銀遭拋售
現時市場壓力集中在內房及銀行層面,上周五恒指急跌超過400點,內房股及銀行股都跑輸大市。碧桂園(2007)跌約8%,收市價創今年新低(見圖);財務質素相對較佳的龍湖(0960)也跌6.2%,而內地貸款業務相對較高的中銀香港(2388)及恒生(0011)也分別跌3%及2.7%,可見市場對這兩個板塊喪失信心而去拋售。
內地媒體關注「監管帳戶」問題,即內房企業賣樓花時,理應將充足的建造費用放入指定銀行的監管帳戶中,作為「交貨」的資金用途。他們指出,由於管理監管帳戶的銀行由內房公司指定,帳戶資金被挪用,銀行也會「隻眼開,隻眼閉」,反映出目前法規不完善之處。亦有聲音指出,應該要禁絕樓花銷售,避免由業主承擔買樓無屋收的風險。然而,這建議只會令內房企業更難活化其資產,資金難以周轉,更容易違約倒閉,這也解釋為何上周五內房股普遍大跌。
內銀稱受影響規模小 疑報細數
眼前的問題是,到底目前業主停供的價值有多少?銀行需要為事件承受多少損失?停供危機會否不斷蔓延,甚至有機會出現系統性風險及其他社會問題?最後,事件會如何解決?據內地《第一財經》引述17家銀行回應,業主停供所涉及的資金規模合計約37億元(人民幣,下同),聲稱規模較小,總體風險可控,但中國銀行(3988)和建設銀行(0939)則未有就事件作出回應。
數百個樓盤業主停供,對銀行只有37億元的影響,難免令人感到有報細數之嫌。據廣發證券估算,目前違約房企停工面積已達20%,違約房企佔行業總產能約25%,以目前行業施工面積97億平方米計算,相信有約5億平方米仍未如期交付予買家。如以每平方米值1萬元計算,對應的資產價值則高達5萬億元,即使計算準業主已付出六成首期,但仍有四成或2萬億元按揭借款有機會變成壞帳。
而據克而瑞的報告則顯示,截至2021年底,24個重點監察城市中,尚未交付的問題項目面積高達2468萬平方米。3個數據來源分歧甚大,投資者可以互相參考,為內地的爛尾樓問題自行估算及調整。
內地經濟增長與房地產發展息息相關,隨着愈來愈多內房企業違約,內地爛尾樓問題愈趨嚴重,個別城商行及村鎮銀行無法提款,引起示威,都是一些經濟變化的信號。投資者應持續關注這些問題會否持續發酵,釀成更嚴重的危機,同時也須觀察政府如何解決事件,由誰為這些損失「埋單」。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徐風 名人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