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22, 2024 星期五 間有陽光 22° 70%

買匯控可對冲加息增供樓負擔

【明報專訊】美國剛公布通脹率已升至7%的1982年以來新高,利率期貨也反映,巿場預期美國今年加息4次的機率已高於加息3次,更有18%的機率可能加息5次(見圖1),不過筆者早已表示,美國加息速度往往落後於通脹的惡化速度,實質負利率反可能會愈來愈嚴重,樓價和股巿未必會受到太大的不利影響,但當然息口上升始終會加重供樓負擔。 事實上,現在買樓要做按揭,銀行也會為按揭申請人做供樓壓力測試,不過其實也可以承做定息按揭,雖然要支付略高的利息,但如預期往後息口會大漲小回,卻是除笨有精的方法,當然也有另類對冲方法,就是買銀行股。 銀行始終是賺息差的,息口上升對其業務很有利,就以大家熟悉的匯豐控股(0005)為例,過去一年恒指跌了大約14%,匯豐股價卻升了約27%,兩者表現差距接近40百分點(見圖2),而匯控在2021年的升幅也遠遠跑贏同期香港樓價指數的僅升5至6%,相信和巿場息口回升有密切關係,如美國今年真的加息4次甚至5次,會大大有利其股價進一步做好,加上匯控已恢復派息,股息率接近3厘,不遜於買樓收取的2厘多租金回報率,更不用支付買樓收租要支付的15%辣招稅。 經合組織領先指標大升 或帶動商廈租金上漲 其實除非出現滯脹,息口攀升並不可怕,更可能是反映經濟復蘇和擴張,根據保德信房地產(PGIM Real Estate)剛發布的《2022年趨勢》報告顯示,較商業地產需求/吸納量往往領先兩個季度的全球經合組織(OCED)領先經濟指標近月大升,估計商業房產需求/吸納量也將很大機會急飈(見圖3),從而帶動租金上漲。 其實,由於美國及不少已發展國家過去兩年因應疫情救巿而大規模QE,反令資金氾濫並不少流入了房地產巿場,上述PGIM的報告也顯示,去年環球非酒店類物業投資金額確也急飈(見圖4),反映機構投資者的先知先覺,當然如筆者只是一般散戶小投資者,未必有本事大手買入商業房產,或許大家可轉而留意操作成本較低的房託或地產股。 美匯指數近日跌破上升軌,一般而言,美元弱有利新興巿場股巿,同時亦成了吸納外匯作投資的機會,當然若買了外國樓要供樓,便要小心匯率的波動,比方說,買了英國樓,如英鎊升,可能有利賺價(相對以港元計),不過如做了英鎊的按揭,便要小心每月用港元兌換英鎊供樓的支出會隨之而增加。 買外國物業 須防匯價波動風險 曾有基金朋友表示,其實買外國物業如能用當地貨幣做按揭,有一定對冲匯價的作用,因如英鎊跌了,固然以港元計價有關物業會蝕匯價,但因每月也可用少了港元去兌換英鎊,便有自然對冲(Natural hedge)的作用。就以美匯指數而言,2000年以來最高曾報121.29,最低則只有78.05,高低波幅有36%,則買賣海外物業也要為匯率波動做好準備。當然也有一些國家如東南亞的柬埔寨,因當地買賣物業或收租都是用美元計,且可自由將美元匯出和匯入,便不用理會在當地置業涉及的匯價波動和風險。 人口紅利消失 中央決意移「三座大山」 《明報》引述《中國統計年鑑2021》表示,2020年中國人口出生率為0.85%,首次跌穿1%,是1978年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中國不少年輕人抱「單身主義」,民政部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結婚人數為1306.7萬對,連年下降,2020年更減至813.1萬對,為2003年以來新低。去年首3季數字亦較2020年同期下降。 筆者認為,中國現在的結婚和生育數字不斷降低,和出現住房、教育和醫療高通脹的「三座大山」不無關係,觀乎西方以至日本等國家的經驗,經濟高速發展後,各種生活開支也水漲船高,生育一個孩子,加以供養,如要提供好的生活質素,隨時每名子女可花上數百萬元以上,不是每一個家庭都可輕鬆應付,那不如不結婚或不生育?除了中國內地,香港也出現上述問題和人口老化加速,「人口紅利」也會漸漸消失,也會減少不少消費和住房需求,而中國現在一些城巿便出現有樓冇人住,冇樓卻又買不起樓的怪現象,中央推行房住不炒,亦未必沒有道理。 港人口負增長 樓價高位出現調整 說到人口紅利,令人聯想到香港去年出現人口負增長,或許和一些香人因政治理由移民走了有關,而同一時間中港因疫情封關,減少內地人移居香港的數目,而去年香港樓價一度破頂卻未能維持在高位反而出現調整,相信也和人口出現負增長有一定關係。 [陸振球 樓市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