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4
明報
【明報專訊】官僚不單止按本子辦事,還限制了解決社會問題的可能性。筆者經常批評的「技工文化」管治香港,第一是對於新事物採取抗拒態度,不配合更新法例和規定;第二是對於社會問題簡約化,將複雜多變的社會現象簡化成維修電器般,往往好心做壞事;第三是政策出問題就用另一個更糊塗的政策去填補,問題愈搞愈差。
最新的例子是發展局提出限呎樓,上月公布今年第一季的賣地項目,其中一幅屯門住宅用地首次引入限呎樓概念,單位設定最小面積不能細於280方呎。
減細單位供應 年輕人更難上車
以後230方呎單位消失市場,即是減少了五分之一細單位,這種政績工程既減少房屋單位量,更窒礙年輕人及早上車,也不會增加房單位供應數量,或對高昂的樓價帶來任何改變。
計算一個單位是否物有所值,「技工文化」思維底下只會看呎數多寡,但其實住屋環境的質素除了單位大小,還有樓宇配套設計,會所設施,以至社區配套環境等,為單位大小劃一條線只是官僚有如葉公好龍,政策似是而非,以致表裏不一,有名無實。
更諷刺的是房委會今年推出的居屋和綠置居單位,在市中心的居屋項目也有170多方呎單位,怎麼會「只許州官起樓,不許百姓建屋」?
資助房屋可建納米樓 私宅卻限呎
龍牀盤還是納米樓近年也被污名化,大家「宅渡假」時入住香港的酒店還不是只有一兩百呎?查實細單位可以幫助小業主提早上車,省下首期,獲得資產增值好處,發展商可以設計會所,甚至靈活安裝家電和家俬增加單位活動空間。
AppleTV有紀錄片介紹世界各地特色家居,峇里島用竹子搭建可持續房屋,墨西哥有3D打印的村莊,中國的集數就是報道香港人如何在納米樓內創造無限生活空間,「官僚限制想像」才是香港房屋問題癥結。
[何民傑 錢本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