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初,本港有過百年歷史的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因水務署清拆工程險被毁於一旦,再度引發社會大眾對政府保護歷史文物建築工作的關注。類似事件如發生在廣州,負責官員可能已問責。今年10月下旬,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及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先後公布政策文件,就城市舊區改造、歷史建築保育等方面提出多項要求,嚴禁大規模拆建,包括亂拆古建築物、亂建超高層大樓等,並嚴令如有違者,相關領導官員將須問責。
年前的主教山配水庫事件,以及自2003年起丟空18年,歷經3任特首,由規劃至實現歷時超過12年,最終今年8月竣工投入服務的中環街市活化保育項目,這些例子都反映了本港在古蹟保育方面仍有不足之處。其中最大原因,是按照本港現行政策,一至三級歷史建築並沒限制清拆或改動,物業擁有人仍可以決定拆卸或重建歷史建築。在現行的歷史建築維修資助計劃之下,持有歷史建築的私人業主,雖可就單一維修項目申請最多200萬元的資助,但在地價高昂的大環境下,經濟誘因不足,難以說服業主放棄發展用地,不利用法規限制歷史建築的清拆改建,也令本港保育工作陷兩難。
廣州行政手段保育 禁隨意拆老宅舊樓
對比香港,近年不斷活化改造歷史建築的廣州,則更多以行政手段處理保育問題。據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控的通知》提出,為加強城市與建築風貌管理,延續廣州歷史文化名城文脈及展現嶺南城市風貌,市內各區不能於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世界文化遺產及重要文物保護單位周圍新建高層建築,歷史文化遺產項目及其周邊地區應開展合理的城市設計。同時,當局對城市更新歷史文化的管理控制提出嚴格要求,在城市更新中不能破壞傳統風貌,要切實保護能夠體現城市特定發展階段、反映重要歷史事件或凝聚社會公眾情感記憶的既有建築,嚴禁隨意拆除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築、古民居。
如果歷史建築存有安全隱患或涉重大公共利益需要而不得不拆除,也應事先論證聽取相關部門、專家和公眾意見,並按照相關法規執行。此外,歷史文化保護工作會作為政府官員考核、任免、獎罰的重要參考,對違規幹部問責。
歷史建築未評估 不應改建
與此同時,由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印發的《廣州市關於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意見》,也在保護傳承歷史文化遺產,於杜絕「大拆大建」的城市發展問題上有所着墨。文件不單提出要嚴格控制老城區範圍的大規模拆除工作,亦提出要堅持「應留盡留」,不隨意遷移拆除不可移動的文物、歷史建築和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築。對於未開始或未完成歷史文化評估等確認工作的建築及區域,不應建設改造,強調在城市更新中,要始終將歷史文化保護放在第一位。
名錄列817處歷史建築
事實上,廣州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保留的歷史文化遺產豐富、類型多樣。根據廣州建立的保護名錄制度,有價值的老建築分類為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以及傳統風貌建築,當中歷史建築與文物保護單位的分別,只是這些反映歷史風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築物未正式登記為文物。據廣州市文物管理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數據,自2013年廣州公布第一批歷史建築名錄開始,至今已經公布6批、共817處歷史建築,認證工作已基本穩定;傳統風貌建築的認證工作繼續,全市傳統風貌建築線索共3667處,已認定為傳統風貌建築的共858處。
與Minecraft合作 遊戲內重現廣州地圖
除了實地的保育工作,廣州市政府亦利用互聯網留住歷史建築。廣州市委網信辦最近便與互聯網遊戲Minecraft合作,於本月7日在遊戲上架《廣州歷史建築科普闖關》限定地圖,遊戲中高度還原了廣州5處經典歷史建築,並通過科普問答、互動打卡、趣味闖關等方式了解這些歷史建築背後故事。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