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
經濟日報
房委會在2013年及2015年推出擴展居屋第二市場至白表買家的臨時計劃,容許獲配額的合資格白表申請人,可以在居屋第二市場或房協的「住宅發售計劃」第二市場,自行物色及購買未補價的單位。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2017年11月通過將白居二恒常化。
推白居二 居屋樓價跑贏私樓
港府部門一直少談白居二計劃刺激相關物業的交投和樓價,不過,近日有數據顯示,相關計劃催谷居屋第二市場的價格相當明顯,唐榮深信,港府任何一項房屋政策,其實最終都會對樓價帶來實質影響。
公開大學公開編製「居屋公開價格指數」,反映居屋第二市場的居屋樓價走勢,顯示由2013年實施「白居二」之後樓價指數升幅達116.3%,明顯拋離同期的私樓樓價、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升幅51.4%。
公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團隊蒐集過往約15年數據,選出居屋第二市場50個成交量最多的成分屋苑,利用特徵價格法分析各成分屋苑呎價,指數以2013年1月作為基準點,發現由「白居二」推出至今年6月的居屋指數累積升116%,拋離同期的CCL中原樓價指數升幅51.4%,居屋樓價亦由「白居二」措施之前的跑輸私樓,變成跑贏私樓。
近日就有類似居二市場成交,而且持有時間並不長,荃灣居屋尚翠苑陸續屆滿3年期,連錄2宗成交,一個2房以居二價558萬元沽出,3年賺280萬,為屋苑賺得最多的二手個案。尚翠苑C座高層10室,實用面積438平方呎,2房間隔,單位原本叫價600萬元(居二價),現減價42萬元,以558萬元(未補地價)易手,實用呎價12,740元。原業主於2017年以278.6萬元購入,持貨3年帳面獲利279.4萬元,單位升值1倍。
其實任何一個政府政策,均有可能對樓價及成交量帶來影響,特首林鄭月娥去年的施政報告其中一個房策亮點,是放寬首置按揭保險門檻,由600萬元放寬至1,000萬元,令到可以申請8或9成按揭。
寬按保後 A及B類單位最抗跌
而根據按揭證券公司的數據顯示,由2019年10月放寬按揭至今年8月,錄得新取用個案13,350宗,較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的6,488宗,按年大增1倍,逾萬人透過按保成功上車。類似的成交量上升,亦為樓價帶來支持,附表顯示,A及B類單位自去年11月施政報告後至今的抗跌力,明顯較其他面積單位強,E類大單位雖然有升幅,但因成交量少代表性不足,而A及B類因應面積評估,涉及的樓價總價應該多在1,000萬元以下,是去年底起放寬按保受惠的一批單位類型,數據反映樓價跌幅較小。
這些例子均說明,政府推行某個房屋政策幫助市民上車置業或有其他構想,但只要對成交量有影響,在香港這個超高敏感度的樓市,最終將會在樓價上反映。
撰文 : 唐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