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市建局開始著手研究讓發售的單位脫離市價,但未來能否「陸續有來」,需要取決於市建局究竟有多少項目是自行重建。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表示,將來在推出重建項目時,也會同時研究落實項目的手段,局方會視乎可考慮承受的風險,而決定自行重建項目的數量;他進一步透露,倘若在旺角和油麻地的發展地積比率得到提升,並發現有合適地點,由市建局發展資助房屋可以是其中一個選項。
市建局多年來也是慣常與發展商合作推動重建,但在項目定價時往往失去自主權。韋志成在接受訪問時亦表示,市建局成立十七年以來,落成的單位不足一萬個,雖難以影響樓市水平,卻容易被市場「帶住走」。
因此,未來在推展市區更新時,尤以正在進行研究的旺角和油麻地地區,除了採用「先規劃、後項目」的策略,也會考慮落實項目的手段,即究竟是與發展商合作,還是自行發展項目。
他表示,現時市建局為項目「清場」後,交由發展商負責興建,後者便會承受樓價波動的風險,倘若市建局日後增加自行重建的比例,可以增加自行定價的空間,但所承受的風險也同時也會提升,因此需要評估局方可以承受的風險,才能決定自行重建項目的承擔數量,以及項目的規模。
問到會否直接利用重建地盤建造資助房屋,韋指現時重建地盤是從私人市場而來,重建後繼續提供私人單位,對市場的平衡是較容易掌握,但倘若政府未來提出政策,希望利用市區重建項目來調整私人市場和公營房屋的比例,市建局是願意配合。
至於正在研究未來重建策略的旺角和油麻地,他說由於不少舊樓已用盡地積比率,倘若日後收回重建地盤後,還需要用作興建公屋或居屋,財務承擔將會十分大。但他表示,在進行研究時,仍不會完全排除兩區有資助房屋的機會,倘若地區的地積比率得到提升,並發現有合適空間時,仍會是一個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