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18, 2024 星期六 微雨 24° 80%

愈辯論愈心寒 先買樓為上

2018-06-13    經濟日報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展開為期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提高了香港住屋問題的透明度,本屬好事。但未有樓在手的市民亦因此愈看愈不對路,原來香港土地短中長期開發土地都面對諸多嚴重難題,引致近期更多人先下手為強,買了樓再算!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指出,政府的《香港2030+》研究表示,即使計及所有正在推展的發展項目,當中包括數個正在規劃或推展當中的新界新發展區項目以及其他土地供應措施,香港長遠仍欠缺最少1,200公頃的土地,面積超過60個維園。1,200公頃短缺當中,約800公頃的短缺會於未來10年左右出現,情況相當嚴峻。 短中長供應 多難題 土地短缺絕不單止1,200公頃,因為這數字沒有計及市民想「住大啲」的訴求。現時的估算也沒有整全考慮人口老化而需要更多醫療、安老設施等。 過去造地 停滯不前 為何會出現今日土地短缺的困局?問題癥結是由於過去好一段時間覓地造地的工作停滯不前。以填海造地為例,若以千禧年為分界線,1985至2000年填海造地共有3,000公頃,即每年約200公頃。2001至2015年只有約690公頃填海地,即每年40多公頃,下跌了足足8成。 在2007年至2016年間,平均每年房屋落成量只有約25,700伙,較前10年的平均每年59,800伙,下跌了超過5成。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指出了問題所在,並希望透過諮詢社會意見然後分析採取甚麼措施應對,屬於好事。但不少人卻堅持己見,聲言寸土不讓,在某些方面表示無甚商量餘地。盡管小組將資料分析之後加以落實,預料遇到的阻力會非常之大,滿途荊棘是意料之事,但披荊斬棘將會十分困難,增加土地速度將會是龜速。 居住是即時問題,租金亦難以有情講,有能力置業的市民只有速戰速決,趁着樓市未再升之前,蚊型樓也好,公屋也好,在市場上有供應的住宅單位,買家都追價掃入,所以,近期樓價不住破頂、公屋樓王頻現,是有理由的。 撰文 : 陳永傑 中原地產亞太區住宅部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