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5
經濟日報
船灣淡水湖為全港第二大水塘,有學者建議,填平湖內600公頃土地發展成船灣新市鎮,以興建30萬個單位,以供80萬至120萬人居住,成為土地供應諮詢其中一個概念性選項。
提供30萬伙 供逾80萬人居住
船灣淡水湖位於大埔大尾篤,湖面面積約1,200公頃,以容量計是香港第2大水塘,佔全港水塘總儲存量約40%,屬於郊野公園範圍內,佔全港郊野公園面積約2.8%。
在2017年中,有港大學者建議,在湖中透過填海形式興建3至4個小島作為新市鎮,涉及面積600公頃,預計可提供30萬個單位,平均面積約650平方呎,以供80萬至120萬人居住,而地底更可以設商場、停車場,甚至地下鐵路等。
不填海湖面 作儲水公共空間
至於其餘周邊600公頃不作填海的湖面,則會作公共空間和儲水用途,並同時為降低對水供應的影響,計劃之中亦包括興建額外兩座海水化淡廠。
建議雖然能提供大量土地供應,但要落實卻有不少挑戰,包括對本港供水系統的影響,政府預計船灣新市鎮發展後,會導致本港的儲備食水量由4至6個月,減少至3至4個月。
在時間上,由於船灣淡水湖位於郊野公園內,故此發展亦須經過多個審批程序,需要逾20年時間才能完成。
同時,船灣淡水湖遠離主要交通網絡,要在該地發展新市鎮便要興建大量公路和鐵路等基建設施,加上船灣淡水湖水壩高逾10米,從陸路或海路進行填水塘工程均會受到重大限制,預計計劃無論在基建或填海成本方面,均會相當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