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7, 2024 星期二 微雨 26° 78%

經濟轉晴 「無樓」怨氣難消

  當局公布今年首季經濟增長超預期,同時一般公屋申請的平均輪候年期,卻進一步拖長,形成兩股極不對稱的走勢,反映富者愈富的社會形態,經濟增長並未能夠協助普羅市民更容易置業安居。   政府估計今年本港經濟增長可達百分之三至四,統計處公布的最新一季增長數字,竟然高達百分之四點七,若非有中美貿易戰及美國加息等陰霾,全年增長大有機會超過預期。   首季經濟各範疇基本上全面向好,環球經濟普遍良好,加快了外需,營商氣氛正面加上失業率二十年新低,則加強了內需,當中私人消費開支季內更急增百分之八點六。   本港經濟在二○一六年增長百分之二點一,到去年全面轉強,增長了百分之三點八。這個趨勢,同時反映在政府稅收迭創新高,稅務局一再低估預期稅收。   稅務局本月初公布剛過去財政年度的稅收臨時數字,去到三千二百八十六億元的破紀錄水平,按年增幅達一成三,印花稅、薪俸稅、物業稅、博彩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皆創歷年新高。   無產一族難享升值好處   當中增幅最驕人的是印花稅,大增逾五成至九百五十二億元,超出估算逾倍,反映樓宇交易金額大增,不但樓市,股市亦甚為暢旺。市民消費意欲強勁,除了因為就業情況良好,另一個原因就是資產市場向好所造就的財富效應。   薪俸稅收增加,反映企業生意好,勞工市場又緊張,企業要加薪挖角或留人。稅局即指出年薪至少六十萬的人增加了百分之七,佔全體納稅人接近四分一,而年薪最多不足二十萬者則大跌兩成,顯示打工仔上上下下都有人工加。   不過,本港的「打工皇帝」和低薪一族收入向來差距極大,本港逾七成薪俸稅款是由僅百分之八的高薪一族邀交。實際上,大部分中產和基層,加薪幅度都遠追不上樓價和租金升幅。當有樓有股人士因為股樓皆升而疏爽消費之際,一些沒有資產,又非從事收入上升行業的人,以及很多出道不久的青年,就難以感覺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反而抱怨樓貴租又貴。   須探究紓社會怨氣良方   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樓價和租金指數一再升破紀錄。樓價和租金高企,令沒有分配到公屋的基層市民,租住面積愈來愈小,就算是中產人士,不少要靠父母資助才有能力繳付首期買樓,導致劏房和納米盤愈來愈盛行,亦把更多人推進公屋輪候隊伍。   根據當局昨日發表的數字,首季末累積了一萬五千多宗一般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是五點一年,比去年底的四點七年又延長了,距離「三年上樓」的目標愈來愈遠。這還未計及接近十二萬宗非長者的單身人士申請。   經濟增長強勁,製造大量就業機會,市民對於丟失工作的憂慮大減,而低薪交稅人的減少亦反映了他們收入增加,應可帶來生活的少少改善,但是樓價飛漲,與他們的收入脫節程度愈來愈嚴重,導致他們更難擁有資產,享受不到資產升值的好處。有資產一族與無資產一族的財富差距不斷擴闊。   無樓一族不大感受到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反而覺得自己置業愈來愈難,居住環境愈來愈窄,輪候公屋愈來愈久,因而社會上的怨氣並沒有隨着經濟向好而顯著消減,這需要當局探求更好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