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7, 2024 星期二 微雨 25° 83%

新盤供應不似預期 哪個環節出狀況?

隨着審批過程增加,發展周期有拖慢情況,樓花未如預期上馬?落成滯後?那就變成新盤供應不似預期。 運輸及房屋局每季都會公布一個未來3至4年私樓潛在供應的數據,最新第一季數據是9.6萬伙,不過數據近年經常遭人質疑,有關供應是否真的能在3至4年內推出,主因是數據統計由土地成為「熟地」,即政府批地或完成補地價後,去到落成入伙,扣除當中已售出的單位數目,最終統計得出「潛在供應」,意思就是這3至4年內可以銷售的單位數目。 由買地至建成 需時較預期長 從上面的解釋,不難看到若果發展周期愈來愈長,由原本4至5年,拖長至5至6年,甚至更長時間,將會影響到數據的準確性。 在團結香港基金早前發表的報告亦有提及,由買地到項目預售所需時間平均大約3.5年,大致符合3至4年潛在供應的時間內,而以1,000伙或以下的中小型項目則大約3.4年,但如果是1,000伙以上的大型項目則需要4.3年,已經超出3至4年潛在供應的時間。 雖然政府過往已經放寬預售樓花期達30個月,不過從報告就提及發展商平均只有在項目落成前1年才開始預售,情況有機會與預售同意書審批時間較長有關。 至於由買地至項目落成,整個發展周期所需的時間則約4.8年,團結香港基金稱,所需要時間較傳統預期4年時間多出20%,中小型項目發展周期約4.7年,而大型項目則長達5.6年,較傳統預期更長40%。 基金會認為,情況與政府賣地計劃之中更多屬未完成土地平整的「生地」、建造業工人短缺以及行政程序變得更加耗時有關。 「生地」的問題亦與土地供應不足有關,近年依靠改劃綠化地增加供應,不少綠化地都屬於斜坡,甚至擁有大量植被樹林,發展前需要進行各種大量的評估報告,難免拖長發展周期,不及平坦、能夠隨時使用的填海地。 審批過程冗長 政府出招加快 除了買地後的發展周期延長,地政總署早前亦有數據顯示,審批發展商申請補地價的時間有所延長,以由接獲有效申請至簽立契約計算(未計算發展商一方提交資料的等候時間),每宗個案平均處理時間在2013至14年度為146天,但去到最新2017至18年度已經增長至246天,時間延長了7成。 整個發展周期拖長是不爭的事實,背後一部分原因在於審批過程冗長,政府有必要正視。現時政府正從幾方面處理加快審批,包括透過發展局協調規劃署、地政總署及屋宇署三大建屋部門,透過統一標準及簡化審批程序,加快整個流程。至於地政總署亦計劃增聘人手,並且在署內成立專責小組,負責處理大宗的補地價以及賣地項目事前準備工作。 林林總總的方法能否真的有效縮短發展周期,還是要走着瞧! 撰文 : 唐榮 欄名 :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