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7, 2024 星期二 微雨 25° 83%

助市民上車 政府勿多顧慮

過去幾年港府推出多項樓市措施,利用抑壓市民置業的需求,藉此減慢樓價的升勢,但最終成效卻事與願違,樓價升勢不但沒有拖慢,反而被推到歷史的高位。 樓市受到政策影響,導致二手市場換樓鏈斷裂,盤源出現嚴重短缺的情況,使到市場只要有稍為優質的盤放售,便會吸引買家追價入市;在這個供不應求的環境推動下,業主開價可以變得更進取,所以近期各大小屋苑出現樓價創新高已變成常態。 房地產奢侈 非人人擁有 筆者之前的文章曾提及過,房地產的擁有和需求兩者是不一樣的,擁有是奢侈的行為,需求是必須的行為。既然房地產本質是奢侈品,並非人人可以輕易擁有,而要有資格進入這個奢侈品的市場,條件很簡單,就是要擁有足夠的金錢。資金可以是經過自己的努力及多年來的儲備,或者有家人的協助。 居屋定價 應按市值5成 近年大量市民提出置業需求的聲音十分強烈,而新一屆政府自上場後,房屋政策的大方向有所變化,由過去抑壓需求變為積極協助市民上車。筆者認為既然政府目標清晰,推行政策時就不應作太多顧慮,例如可以考慮將居屋定價由市值7成降到5成,讓更多市民能夠負擔得起購買居屋。另應盡快放寬按揭保險計劃的樓價上限,例如現時樓價400萬元以下之物業可做9成按揭保險的上限提升至600萬元;同時,將可做8成按揭保險的樓價上限由600萬元放寬到800萬元,此舉能夠減輕置業人士首期開支。 政府除了滿足部分人置業要求外,同時也要回應餘下市民的屋住需求,加快公屋覓地及興建,或嘗試與私人市場的持份者合作,為市民提供更廉價的私人住宅租賃事宜,這才是對症下藥的好方法。 眼見今天樓價不斷上升,很多未曾擁有物業的市民會抱怨錯失資產價格升值的大好機會;反之,置業也要承受樓價下跌的損失。所以希望市民了解,必須與需求的差別,而兩者需要付出的都是相同的。 撰文 : 廖偉強 利嘉閣地產總裁 欄名 : 大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