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27, 2024 星期三 天色大致良好 19° 58%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基層苦無立錐地 何堪辯論再蹉跎

「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放諸今日的香港,這句說話仍具現實意義。香港未來欠缺最少一千二百公頃土地,拓土建屋舉步維艱,上樓難成為亂象之源。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就土地發展舉行為期五個月的「大辯論」,無奈弱勢政府百事哀,最怕社會未有共識,撕裂更趨激烈,到頭來浪費時間瞎折騰。 昨日有團體發表「劏房租金綜合指數」,今年的指數較去年上升百分之四點五,惟本港平均工資上調只有百分之三點八,反映劏房戶的工資增長無法追上租金升幅;另一方面,劏房租金年年上升,佔租戶每月開支高達四成。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探訪完劏房戶後,不諱言劏房是「非常不適切的居住環境」,可惜未來十年公屋供應少於十萬個,遠遠落後長遠房策訂下的目標,坦言即使「見縫插針」也要覓地興建公屋,冀「大辯論」有助公眾就土地發展達成共識。 無可否認,透過諮詢尋求共識,是文明社會的標誌,但當基層每天都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連片瓦遮頭都幾乎沒有的時候,當局猶研究復研究、諮詢復諮詢,這根本是不切實際。情況猶如「涸轍之鮒」,不即時給牠一桶水救命,反而老遠引入西江水,魚早就渴死了。何況專責小組提出的十八個土地選項,每一項都有爭議,每一項都有阻力。就最惹火的粉嶺高爾夫球場而言,儘管主流民意認為應收回建屋,但因為涉及權貴利益,反彈極大。日前就有高球會成員與支持收地人士爆發肢體衝突,火藥味濃,同時又有前高官加插意見,認為應以填海代替收回球場,足見人多口雜,言人人殊。以為透過辯論就能令不同持份者得出共識,不是一廂情願,就是太傻太天真。 必須指出,香港已開發土地只佔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哪怕只是增加土地開發一到兩個百分點,已足以「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香港之所以陷入無地可用的窘境,完全是歷屆港府無能的共業。正如「東方報業民意調查」大部分受訪者所說,港府長期以來房策失敗,劃地審批程序費時失事,又拒絕大刀闊斧引用收回土地條例加快收地,兼且沒有善用現有土地資源,才是香港鬧土地荒的真正原因。說起引用收回土地條例,絕對是「快、靚、正」的可行之策,尤其是發展商將新界農地囤積居奇,衍生許多亂象,港府引例收地必可得到民意支持。奈何港府前怕狼、後怕虎,專責小組更堅持農地應公私營合作發展。當局寧願背上官商勾結的罪名,也不敢得罪發展商,既然「大辯論」早有立場,所謂尋求共識便是浪費時間的一場騷。 築室道謀,三年無成。對於弱勢無能的港府來說,土地發展隨時拖拉三十年也是一事無成。事實上,一個政府是否有為,不是用口說的,而是用行動來證明的,港府明知無殼蝸牛上樓無期之苦,也明知無恒產者無恒心對社會之害,還沒完沒了地諮詢和辯論,說到底是蹉跎時日,推卸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