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房屋政策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近年物業價格拾級而上,對部分小市民而言,確實增添置業難度。事實上,本地樓價急升,主要原因仍在於土地及房屋供應短缺,長遠治標方法為增加土地儲備,方可增加供應回應社會需求。
據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指出,本港直至2046年土地短缺將逼近1200公頃,此相信已是保守估計數字,一旦審批過程因事拖延,實際數字恐怕更高。從短期土地供應來看,8年後本港最少短缺815公頃土地,其中108公頃屬房屋用地。早前小組宣布開展為期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諮詢文件中提出多達18個新增土地選項,短中期方案包括棕地發展、私人農地轉換等;中長期方案包括維港以外填海及開發新發展區等。事實上,即使4項短中期方案得以落實,仍難改變未來10年土地供應不足的情况,但筆者認為面對急切需求問題,有必要爭取時間積極造地,避免日後更加深陷困局。
過去多年,政府未有積極造地,導致本港未能補充足夠土儲,更連帶影響住屋供應。部分市民或許會認為,土地問題並不切身影響生活,惟需明白一點,土地與房屋供應彼此相依,應該藉此全民諮詢的機會表達看法。與此同時,筆者期望政府及相關小組廣納民意,盡力權衡各方利益、達至雙贏,並切實落實方案,而非將覓地問題一再拖延。人人都希望有個安居之所,正如筆者於上期專欄提及,香港人有「愈住愈細」的趨勢,主要由於家庭結構改變及受資金所限,迷你戶自然備受追捧。惟長遠來說,亦期望港人的居住質素得以改善,故政府應適時審視房屋規劃,為未來的住屋需求做好準備。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
[李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