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二月 1, 2024 星期日 陽光充沛 18° 76% 黃色火災危險警告

社評:居屋定價方程式 須符合政策目標

【明報社評】新一期居屋即使以市價七折定價,大部分市區單位呎價近1萬元,單位售價由159萬至630萬元不等,並非一般打工仔可以負擔。居屋計劃以協助中低收入家庭置業為政策目標,是維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流動的重要房屋政策工具,近年樓價飈升,居屋定價與市價掛鈎,售價因而水漲船高,脫離了資助房屋對象中低收入家庭可負擔的購買力,似已背離政策原來目標。今年適值居屋政策實施40周年,或許是時候探討居屋定價方程式是否有改動空間。 樓價飈市價七折不變 超逾中產市民承擔力 較早前,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通過動議,要求房委會全面檢討資助房屋售價,包括建議與市場脫鈎,以建築成本出售,並以市民合理承擔力為依歸。上周三立法會答問大會期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於有意見要求資助房屋定價與市價脫鈎,改以成本定價,她表示「我很願意去看這個問題」。 多名立法會議員倡議以建築成本、申請者負擔能力等因素為居屋及綠置居定價,以減輕供樓者負擔。回顧歷史,居屋定價以成本為基礎,不是沒有先例,1982年以前出售的居屋,售價是依據成本釐定,後來才改為與市值及申請者負擔能力掛鈎。不過,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認為,以建築成本定價,會失去地區差異等因素,容易造成地點較好單位極受歡迎,相反則無人問津的情况。居屋一刀切以建築成本定價,顯然並不合理,也造成另一種不公平。 在樓價持續瘋漲下,居屋售價與市價掛鈎,並以「七折定價」,是否合理,值得商榷。根據房委會文件,1991年居者有其屋小組委員會同意居屋單位在正常情况下應按市值折減30%售予申請者,「但若未能符合負擔能力基準,可以提供更高的折扣」。事實上,居屋按市值折扣率定價並非一成不變,房委會曾有以四折至六折出售居屋的先例,例如1997年樓市高峰期開售的「居屋樓王」旺角富榮花園,折扣率就為市價約五成。可見居屋「七折定價」只是通俗的表述,歷史上居屋售價折扣率並非鐵定不變。不過,2006年,房委會再次確認按市值扣減30%的一般指引,新一期居屋也沿用「市值七成」定價機制。 房委會強調居屋定價已考慮申請者負擔能力,惟仔細拆解房委會的定價理據,顯然較偏重「七折定價」,考慮負擔能力的比重不高。根據房委會訂出的新一期居屋白表申請者資格,兩人及以上家庭入息上限為每月5.7萬元,房委會的計算基礎是參考去年第四季將軍澳、荃灣、沙田等「擴展市區」及新界區樓齡10年、實用面積40平方米單位價格,即560萬元,按揭與單位售價比例八成及供款20年,並假設按揭利率為2.7%,因而得出5.7萬元上限。房委會強調,衡量居屋定價折扣的原則,是至少有一半出售單位可讓白表申請者入息上限的家庭,購買物業後按揭供款比例不逾40%。但以上述月入5.7萬元的家庭為例,如果購買售價570萬元的居屋單位,每月供款26,363元,佔入息比例46%,在利率趨升下,將會相當吃力。 調整居屋定價機制 增可負擔能力比重 新一期居屋長沙灣凱樂苑提供2522個單位,其中157個屬620平方呎以上大單位,以平均呎價9234元計算,這類單位售價572萬元,最貴者630萬元。從傳媒報道可見,不少白表申請者的父母準備「幫補」子女首期,甚至負擔部分供款。樓價瘋漲,子女買樓「靠父幹」已不是新聞,但這種不健康現象蔓延至資助房屋,進一步折射了社會扭曲。 根據房委會新一期居屋售價及銷售安排文件,93%推售單位在「申請者負擔能力之內」。統計處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本港約有71.8萬戶每月收入介乎3萬至6萬元,佔全港234.2萬住戶約三成,他們理應是較有能力購買居屋的一群,不過,按負擔能力分析,每月收入3萬至5萬元的住戶,即使有幸抽中新一期居屋,將來供款時也會捉襟見肘,遑論收入屬於相對低的一群。 房委會辯稱,目前以七折定價,至少一半出售單位可讓白表申請者置業後,每月按揭與收入比例不逾40%,符合可負擔水平,云云。問題是為何符合這個方程式的單位比例是一半,而不是60%或70%等更高比例。前特首曾蔭權在2011年施政報告提出復建居屋,認為新居屋計劃的定價要「與時並進」,將售價與合資格家庭的供款能力掛鈎,例如一個月入2萬至3萬元的家庭,當局會將實用面積400至500平方呎單位售價,定在150萬至200萬元左右。曾蔭權的新居屋與傳統居屋不盡相同,惟他提出居屋售價須為市民可負擔的原則,不應因人而廢。時移世易,當年曾蔭權的定價構思或許難以照搬,但當局必須大刀闊斧,調整居屋定價機制,尤其是提高申請者負擔能力的比重,令居屋重新成為穩定社會的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