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2, 2025 星期日 陽光充沛 10° 39% 寒冷天氣警告 霜凍警告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巨額物業印花稅啟示

2018-03-07    經濟日報
2017/18年度政府賣地收入1,636億元,比預期高62%;印花稅收入927億元,增幅達75%,其中物業印花稅高達579億元。 眾所周知,港府給外界的印象是實施低稅率及簡單稅制政策,以吸引外來資金投入;另一方面,為保障有穩定收入,當局也奉行高地價政策,藉賣地收入維持正常營運支出。 其實,本港並非完全推行低稅政策,薪俸稅及利得稅的確比其他國家和地區低,但物業印花稅卻比外國高很多。除了工商舖物業印花稅為樓價8.5%外,投資者或外地客購買住宅物業的印花稅高達15%至30%,而短期轉手的物業額外印花稅也達10%至20%。如此高的徵稅率,難怪去年物業印花稅的收入是天文數字。 高昂印花稅 高樓價推手 有人形容財政盈餘是結構性的,我認為本港的高樓價也是結構性,高地價的後遺症是高樓價,同樣的高印花稅也形成高樓價。在近期住宅物業成交個案中,尤以一手樓為甚,也有不少內地買家高價購入豪宅新盤,當中涉及樓價30%的印花稅,是買家支付也好,發展商代繳也好,羊毛都是出自羊身上。 如此高昂的買樓成本,再加上3年內轉賣的10%至20%的額外印花稅,使這些買家將來不會輕言放售,就算要再轉售,基於成本關係,樓價加幅最少幾成以上,這就是樓價升得快的重大原因之一。一般人只是高興看到稅收的增加,希望政府多多派糖,不會留意這些收入來源,其實源於不義之財。 縱然港府不會採納筆者的意見,筆者還是要提出建議,微調或減少物業印花稅已到了適當的時機。大家不要有錯覺,降低印花稅稅率不一定讓庫房稅收減少,成交量的增加足以彌補其他損失。讓市場回復正常,樓價反而不會大上大落,市民才可以安居樂業。 撰文:蔡志忠 亞洲地產董事總經理 欄名: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