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30
經濟日報
上周運輸及房屋局公布一手潛在供應數字,過去差餉物業估價署評估每年落成量,平均較預測低兩成,2017年罕有地超出預期。
有關報道指出,私樓落成量錄得明顯增長,去年第四季共有14個私人住宅項目落成,涉及約4,900個單位,按季多20%或800個單位;單是去年12月便有多達3,200伙落成,而累積2017年全年則有多達1.78萬伙落成,按年多2成,較差估署去年初預測落成量1.71萬伙超額完成,更創2004年錄得2.6萬伙後、近13年新高,亦貼近政府供應。
去年逾1.7萬伙落成 貼近預期
過去文章已提及,翻查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比照自2005年起,合共十二份物業報告,看看私樓預測落成量以及實際落成量有何差距?最大問題是,私樓預測落成量往往被高估,從未出現實際落成量較預測落成量為高的情況。
唐榮總結下來十二份報告,十二年預測私樓落成量有176,630伙(平均每年14,719伙),但實際落成量只有143,150伙(平均每年11,929伙),兩者相差33,480伙。
表1顯示,預測落成量與實際落成量,預測與實際最接近的一次,應該是2006年,差額只有620個單位。最大差幅應該是2009年,高達51%,預測近14,740伙落成,實際落成量只有一半,僅7,160伙。過去十二年,平均每年預測較實際落成量少約2,790伙,差幅有19%。
這一次預測沒有落空,是否顯示發展商買地、賣樓花、建屋……更追隨貨如輪轉的模式,讓落成量較易預測,而樓市經濟持續向好,沒有過去的停工延工等情況,相信亦是落成量符合預期。
去年落成量超標,接下來又如何?
今年初,港府公布數字指出,2017至2021年私人住宅單位的平均每年落成量大概為20,300個,表2是依照推算,扣除去年落成量及今年差餉物業估價署的預測數字後,2019至2021年根據五年預測,每年平均落成量計算。換言之,五年下來合共有101,500個單位落成,每年平均20,300伙,如果像去年預測準確,未來一段時間,平均每年私樓落成量有機會維持有兩萬伙的水平,屬十多年新高,對樓市應該有進一步的穩定作用。
撰文:
唐榮
欄名: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