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4
經濟日報
上周文章說到樓市辣招捆綁二手樓,增加供應又來不及,引致新盤市場一枝獨秀,發展商開盤定價非常進取,某些地段價格甚至可用「離地」來形容。這是一個政策傾側的年代,樓價易升難跌。
不要以為筆者在危言聳聽,今天所謂的自保就是保住磚頭,不要輕易地沽空樓市。在全球資金氾濫的年代,貨幣貶值的速度比競跑還快。記得20年前《百萬富翁》的遊戲十分盛行,當時擁有100萬就是富翁;到了10年前,百萬已不再是富翁了,要千萬身家才可以稱得上富翁;到了今天1千萬只可以買一個小單位。
香港的富翁人數比例名列世界前茅,原因是擁有房產令身家膨脹,誠如美聯物業(01200)主席黃建業所說:「人無樓不發!」香港有超過120萬以上的業主,他們可說是投資有道,原本是想安居樂業所以買樓自住,後來又憑勤奮儲蓄買樓收租,不經不覺間變成了富人。
宜多建港人上車盤 或重推租置計劃
對於擁有物業者而言,他們是贏家;然而對於無樓者來說,他們卻成了輸家,尤其是原本買得起而沒有買,以及那些賣掉自住房子等着要買回的人,他們真的很值得同情。
樓市沒有永遠只升不跌的神話,總有一天樓價會下跌,關鍵是甚麼時候下跌?以及跌多少?如果5年後才下跌1成,今天當然還應該上車買樓;如果1年後樓價下跌1成,那麼今天就先別買樓,留待跌定了才買。因此,買不買樓與何時買樓,是根據不同環境和不同時間來決定,並非只靠警告字句來阻嚇市民,以博取坊間掌聲就可以過關。
當局如果是真心想遏抑樓市,可作適當政策微調。例如指定某些土地於賣地時加一些條款,限制將來只可以收取合理利潤的價格出售,或者加大興建港人首置上車盤數量,盡快推出綠置居、白居二,甚至重推租者置其屋計劃,相信當這些措施普遍落實時,樓價就會緩和下來。
撰文:
蔡志忠 亞洲地產董事總經理
欄名: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