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6
經濟日報
放寬按揭成為城中熱話,包括高成數按揭的樓宇價格上限、首置人士的按揭成數、甚至調低首置人士壓力測試息率等等提議,財政司司長昨日再度回應,又讓唐榮憶當年。
息口升機會高 要審慎行事
財政司司長昨日表示,因為樓市都是在一個超高的水平,經過那麼長的升浪之後,在這個位置,未來住宅樓宇的供應會陸續增多、美國今年估計會加息3次、繼續「縮表」及稅改很可能令部分資金回流美國,將影響息口,估計今年息口上升的機會很高。在這情況下,如果放寬按揭成數的話,就恐怕讓一些能力比較邊緣的朋友入市;如果市況調整,對他們會造成一些打擊和影響,所以必須要審慎行事。
90年代,樓價飛升,市民又是要求政府貸款、建資助房屋,那年頭,私人樓無法負擔,居屋沒資格,結果衍生了夾屋這個產物,算不算財政司口中的「邊緣的朋友」,當中不少就是借取了高成數按揭入市。
唐榮找到2003年發表的一項調查,向芊紅居、悅海華庭、晴碧花園、欣圖軒及疊翠軒等5個夾屋屋苑,合共672名夾屋家庭進行的一項夾屋負資產業主的調查。當時四分之一的受訪夾屋業主表示,在經濟不景及收入減少下,將考慮申請破產,亦有5名受訪業主已經正在進行辦理破產手續。
調查又發現,一半業主表示每月的樓按供款佔家庭入息4成以上,由於不少有加上二按的高成數按揭,到開始供二按時,樓按供款佔入息比例將高達6成,當中有兩成多人曾經逾時供款,少數人甚至已經斷供。當然,不少意見認為現時絕大部分的置業者按揭成數較低,但無可否認的是,一些財務公司按揭、發展商二按、免入息審查按揭,正逐漸增加。
負資產有甚麼影響?當年的報道指出,近9成夾屋業主表示會減少到外地旅遊,8成的表示會減少看電影或唱卡拉OK等的娛樂消遣,只有對子女教育的開支維持不變。
當時有傳媒訪問一位負資產業主時表示﹕「4年前(90年代末)買樓時,估計每年都會加薪,現時不但無薪加更要減薪,全家的入息減少了兩成,即將又要償還二按,每月近2萬元,佔家庭入息差不多一半,若果家庭有一個失業就不得了。」
03年私樓 每10伙1負資產
「我4年無看過電影,一個月只出外吃飯一次,買新衣服都要考慮,到超市看到甚麼食物便宜才會買。」這是當年不少負資產的寫照。今天是負資產數目是零宗,附表是當年高峰期的負資產數目,超過10萬伙,資料顯示2003年6月底,整個銀行體系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增加至約106,000宗,涉及金額1,650億港元,估計這些貸款的無抵押部分約值360億港元。
2003年3月底,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約8.3萬宗,涉及金額1,350億港元,無抵押部分約值290億港元。
翻查資料,2003年全港大約有100.8萬個私人住宅,簡單理解就是每10個單位就有1個是負資產,應該是財政司司長擔心的重點,當然,很多人說守到今時今日早就升回來了,但工作、家庭、經濟環境等等突變時,又有多少人撑不下去?
撰文:
唐榮
欄名: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