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7
經濟日報
長遠房屋策略2017年周年進度報告日前出爐,市場關注十年建屋量沒有變化、公營房屋仍然缺地,不過,如果細看報告,屬於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數目,正高速上升。
數目續增 集中高齡物業
有關報告提到,居住環境欠佳包括:
(a) 有關房屋單位是否屬於臨時構築物(例如木屋、寮屋和天台構築物);
(b) 有關單位是否位於非住宅大廈(例如商業和工業大廈)內;
(c) 有關單位是否與其他住戶共用(例如居於私人永久建築物的房間、板間房、床位和閣樓的住戶);
(d) 有關單位是否屬於分間樓宇單位。
唐榮拿了2014年至今,4份進度報告作比較,由於年份有先後,報告中提到各推算數字,參考的資料各有不同。不過,既然放在報告中,又採用相同字眼闡釋,證明港府有關當局認可相關數據,唐榮所取的是可見間隔物的分間單位,應該是社會普遍認識的劏房,屋宇署的定義是:分間單位,俗稱劏房,一般是指在建築物原先經批准的圖則上顯示的一個樓宇單位,被分間成兩個或以上的獨立房間。
劏房數目不斷增加,近期更開始有發展商聯同社福機構推出合法劏房,這些分間樓宇數目住戶數字高位徘徊。最新數據與2014年比較,增長10%。不過,2017年報告亦有以下陳述:我們估算約有91,800個住戶居於分間樓宇單位,當中有49,700個住戶所居住的分間樓宇單位位於樓齡超過50年的樓宇內。數據上無法統一,頗難比較。
劏房高企,雖然部分有新樓業主大劏特劏,但大部分卻集中高齡物業,而居於超過50年樓齡劏房住戶更是爆發性上升,今年報告與2014年比較,大增14,400戶,升幅高達41%,幅度相當嚇人。從這些數字,或多或少可看到香港房屋老化步伐。
長策報告是一個不斷延展的估算,像今年報告是估算2018/19至2027/28年,未來十年的房屋需求,從而訂出十年的各類公私營房屋的建屋量。對於未來十年,劏房的需求估計又如何?
估算升1成 房屋問題恐惡化
需求有減少嗎?理論上,需求估算減少代表有更多人成功上樓,包括私樓、居屋、公屋,不管租或買,亦代表房屋政策的成績。可惜的是,數年下來,劏房需求在2017年的估算中,大幅上升,由75,000個左右的水平,一舉突破至83,300個,相較2014年,升幅有10%,劏房需求,官方的估算在上升,現實社會的情況,是不是更為惡化。
唐榮重申,長策報告取用的資料因新的研究調查而有所不同(太複雜,不詳敘),數據反映2017年報告引用一些新資料後,各項居住環境欠佳的數字惡化,唐榮認為更貼近現況,房屋問題,正愈滾愈大。
撰文:
唐榮
欄名: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