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2
經濟日報
相信大家從小時候開始,已經從教科書學會香港「地少人多、人口密集」,不過最近筆者看過一個關於人口密度的全球城市排名,原來以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計算,香港排名只是全球第40位,遠遠不及比鄰的澳門,澳門每平方公里有多達2萬人,全球排名第三,而香港每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540人,比起亞太區多個城市,包括深圳、首爾、台北、胡志明市以至新加坡的人口密度還要低。
港山多地少 土地供應不足
單從數字來看,「地少人多」的形容可能有些少不盡不實,仔細來看,根據規劃署香港土地用途2016,全港總土地面積達1,111公里,以土地面積計算,當中超過70%土地是草地、林地、樹木(灌叢)以至農地,相反只有24.3%的土地屬於市區或已建設土地,涉及住宅用地(包括私人住宅及公營房屋)更只有不足4%,另外鄉郊房屋所佔土地亦達3.2%。從此來看,香港可能並非「地少人多」,而是「山多地少」。
面對山多地少,已開發作住宅的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下,特首林鄭月娥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所描述,嘗試將房屋問題聚焦於如何增加土地供應,因而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以全面、宏觀的態度,檢視不同的土地供應方案。
增土地 在乎取捨和優次
「多年來,政府已提出不少增加土地的策略,包括在維港以外填海、改變土地用途、增加土地發展密度、開拓岩洞空間、加快市區更新和發展大嶼山等;有關部門及機構亦正就利用郊野公園邊陲地帶和使用新界棕地進行研究,坊間亦就土地供應提出不少意見。我們欠缺的,似乎不是增加土地的建議,而是整體社會對這些選項的利弊、取捨和優次的共識。」
新近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便提出新的公私營協作模式,並非透過補地價的誘因,而是透過政府提供基建配套,換取發展商興建資助房屋,以釋放目前由發展商持有未開發土地,以基建來換取供應,一方面有助加快發展商偏遠地區的房屋,增加土地供應的同時,亦對未來整體經濟發展有幫助。
事實上,過去政府亦提出過不少增加土地供應的方法,無論是開拓大嶼山發展、郊野公園邊陲、維港以外填海、或是發展前石礦場土地等,一切均需要政府基建配套配合才可成為「熟地」,加快基建興建對公私營土地供增加均有幫助,亦有助未來樓市健康發展。
撰文:
陳坤興 Q房網香港董事總經理
欄名: 大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