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意推公私營合作,利用發展商農地儲備,惟傾向扮演基建提供者角色,助發展商提高發展密度,未觸及最敏感的補地價議題,要計劃有所成效,恐事倍功半。
今年度土地供應料達2.4萬伙,超過長策目標35%,全賴於超過6成供應來自私人補地價項目,足見如果能夠成功利用發展商手上農地儲備,能夠大幅增加供應。
正如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所指,如果能善用發展商持有1,000公頃農地儲備,能增加短中期供應,不過小組僅建議政府以「基建換單位」模式,誘使發展商提供單位作資助房屋,卻未觸及補地價問題。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解釋,小組無足夠時間去討論補地價機制,但如果要釋除公眾疑慮,政府要稍後去做檢討。
議價難有共識 須改革機制
補地價問題一直是農地轉換發展的最大關卡,例如今年完成補地價的西貢十四鄉項目,早在10多、20年前已獲城規批准,但單是補地價爭拗都超過10年時間,才能夠達共識。
正如有大型發展商指,基建方面發展商亦有能力負責,關鍵還是補地價能否「計到數」的問題。
由於補地價金額是官商雙方議價還價的結果,發展商質疑政府叫價太高,政府堅持是市值估價,不容易有共識,若果政府一日無決心改革補地價機制,要推行公私營合作又談何容易。
事實上,政府日後推出補地價,有需要一併檢視當中補地價機制的運作,例如參考古洞北、粉嶺北發展區的「加強版傳統新市鎮模式」,加入接納補地價時限等,才能夠公私營合作模式發揮成效。
撰文:
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