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30, 2024 星期四 微雨 25° 89% 一號戒備信號

領展賣產回響大 房策須有遠見

領展17項商場招標由基匯資本牽頭的財團以230億元投得,高於9月底的估值約52%。 事件引來很大回響,不少政客和人士擔心有關的高成交價最後會轉嫁到以公屋社群為主的消費者身上,筆者是領展的租客,但也是其小小股民,所以想分享我的看法。 作為租客,當然感情上會覺得領展的租金近年加了不少,但領展只是做好上市公司的盈利責任,何況不少商場也是經過裝修升格下才加租的,市場是受落及支持這種改變,當然,有人批評一些商場是欠缺部分必需品或者服務,這意見當然可以參考,但除此之外,其實可以做到的不多,始終上市公司也要面對商場上的劇烈競爭,不能夠離地太遠。 反對政府造地 為將來製造困局 我作為商會資深理事,我想在房屋政策的角度去看這件事,領展的出現是因為2002年政府宣布取消八萬五政策並退出市場,停售重建居屋等資助計劃單位,房委會財政即面臨困境,2003/04年度赤字達5.89億元,在這經濟最差的時候,房委會只好賣老本成立領匯基金,將旗下的部分商場以房產信託基金方式公開上市,如果當時不出此下策,長期入不敷支的公屋可能要面對大幅加租了。這點大家應該體諒,但至2007年特首曾蔭權提倡將香港打造成為大都會,而2006/07年度房委會的財務預算亦得到收支平衡,在當時來說,其實政府就應該回購領匯,否則領展在公屋及居屋的商場,不少也先天的規劃上已經存在壟斷的優勢,那就有今日的惡果了! 領展故事的啟示,香港人原來是不斷做錯事情的,當年為了支持取消八萬五政策,斬草除根,連居屋及租置計劃都停售,令到房委會入不敷支,最後衍生領展事件,惡性循環,歷史給了我們的教訓就是不要只看今天的感受,要有遠見去計劃將來,好像現在很多人反對政府造地,何嘗不是為將來製造另外一個困局?香港人還要面對多少教訓,才懂得成熟掌握政治和政策? 撰文: 汪敦敬 祥益地產總裁 欄名: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