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2, 2024 星期日 雨 25° 93% 強烈季候風信號

轟政府昔日賤賣公屋 累樓價瀉七成

【明報專訊】陳清白在1980年已開始投資本港物業,初期一直順風順水,期間曾買入多個新盤單位的樓花,待該樓盤入伙後便沽售,由於當時他只需支付一成首期,而樓價期內升幅往往逾一成,故本金可以在1年內錄得100%或以上的回報,相當可觀。 當年公屋售價低至8萬 不過,本港於1997年回歸後,首屆特區政府便推出「八萬五」房策,目標是每年興建公營及私營住宅不少於8.5萬伙,並且將部分公屋以低到8萬至10萬元的售價賣給租戶,令港樓作為保存財富的作用大減,加上其他負面因素,結果樓價於1997年至2003年期間曾大跌七成。由於陳清白在1997年曾持有大量物業,在上述「樓災」期間亦被迫大幅減磅,他在是次訪問中形容自己經此一役元氣大傷,等同「被廢了武功」,即使數年前買入個別將軍澳小型單位,惟入市規模已較1997年前大減。 陳清白表示,自己作為本港房策在20年前出現翻天覆地變化時的受害者,建議現屆特區政府在更改房策前一定要深思熟慮,「特區政府在1997年希望更多港人可以自置物業,所以賤價把大量公屋出售,得益的當然是符合有關資格的公屋居民,令他們無端端發達,他們若持有至今始把該公屋出售,隨時可賺數百萬元。但這房策對市場的影響是很大的,若以8萬至10萬元便可買到公屋,一般人當然去輪候公屋,怎會去買私樓?加上當時本港出現經濟衰退及通貨緊縮,結果拖累樓價曾大跌逾七成,私樓業主想賣樓也無人願意買,這房策對他們公平嗎?」 明報記者 [葉創成 名人樓市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