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九月 20, 2024 星期五 短暫陽光 有驟雨 32° 68%

不得不留意的房屋數據

香港房屋問題千頭萬緒,昨日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報告,有關房屋部分有多個矚目的數字,值得留意。 特首林鄭月娥計劃推首次置業上車盤,據唐榮了解當中有兩個構想,一是價格上與市價脫鈎,二是讓購買的業主在資產增值上得益。 定價成本掛鈎 鎖定補地價金額 這兩點與基金會提出的補貼置業計劃兩個要點相若:一是定價與建築成本掛鈎、另一是補地價金額鎖定在入伙時的水平,樓價升時可盡享升值、樓價跌時更有調減補價等誘因。不管造勢還是乘勢,似乎都傾向資助置業主導的方向。 60,000伙:其中一點要留意的是,該會建議政府將未來公私營房屋目標比例由60:40調整為70:30。 因此,在不影響私人房屋供應的前提下(即每年18,000個單位),以「補貼置業計劃」方式出售的公營房屋供應目標將從現時的每年28,000個增加至42,000個。換句話說,年度房屋供應總目標會由現時的46,000個單位提升至60,000個單位。十年建屋目標自然由46萬伙增至60萬伙。 即使建屋目標不像該會所提增加,原來資助出售房屋每年只有8,000伙居屋(2萬伙出租公屋),若朝基金會建議的全面轉向出售,資助出售房屋每年將急增至28,000伙的水平。 8,000元:報告引述的資料顯示,根據2016年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房屋統計數字顯示,港島九龍及新界私人住宅每月平均租金每平方呎分別為35、27.7及21.1元,而三個地區的公屋單位分別為4.7、4.7及4.6元。鑑於公屋單位的中位數為361平方呎,房委會分別為香港、九龍及新界的公屋單位,每月資助10,800元、7,900元及7,600元。按三個地區的公屋單位數量加權,房委會平均每個公屋單位每月補貼8,000港元。 而房委會發布的平均每個公屋租金為1,880元,房委會有逾76萬個公屋,平均每月收回14億元租金,卻要補貼61億元。 居屋補貼公屋 料難應付成本 100萬元:出售居屋所得以補貼公屋是房委會過去的營運模式,但基金會指出,根據房委會估算,在2016/17財政年度,一個居屋單位的平均售價約200萬元。考慮到其建築成本,每個單位的盈餘約100萬元,足以補貼大概兩個公屋單位的建築成本。但公屋單位的建築成本卻預計將由60萬元暴升近一倍至110萬元。這意味着上述出售新建居屋所得的一百萬港元盈餘,將只能興建一個公屋單位。然而,根據政府的長遠房屋策略,在未來10年,公屋及居屋供應比例約2:1。因此,有關財務模式將無法再像以往般應付公屋建築成本。 2.9元:一個新建公屋單位的平均營運開支從2009年的每平方呎5.4元上升至2017年的每平方呎8.6元,升幅達60%。然而,在這8年間,新建單位的平均租金收入只由每平方呎5.2元上升至5.8元,升幅僅10%。在2017年,房委會每個新建單位的營運赤字達每平方呎2.9元。 這些數字,都是未來不得不面對的局面! 撰文: 唐榮 欄名: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