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九月 8, 2024 星期日 雨 27° 97% 雷暴警告

安達臣石礦場規劃演變 樓市起伏變化寫照

政府早前公布新一季賣地計劃,亮點在於將觀塘安達臣道石礦場內一幅地皮納入本季推出。安達臣道石礦場的規劃演變,正正是一個土地規劃受樓市波動影響的故事。 安達臣道石礦場有多達60年歷史,在上世紀中期開始投產,總括來說,石礦場分為兩部分,位於安達臣道、寶琳路之間屬於石礦場舊址,而位於安達臣道上面的則是近年仍然運作的石礦場,並在今年中才完成移交儀式。 D地盤曾擱置建屋 其後變增建 當中,石礦場舊址多幅合共20公頃用地,十多年前已經規劃作為公營房屋發展,不過97年之後樓市大跌,發展計劃擱置,房委會就曾經在2002至03年間,將其中一幅安達臣道石礦場D地盤交還政府,理由是土地缺乏基建及需要土地平整。 輾轉幾年間樓市復甦,安達臣道石礦場D地盤又重歸房委會手上,連同附近的土地建成安達邨、安泰邨兩個大型公屋屋邨,提供1.6萬伙公屋,屬於市區罕有的大型公屋供應,當中安達邨地盤E的7幢公屋更為了增加供應,將原本最高40層設計,提高至最多45層。 由交還政府擱置發展,到增加密度加建單位,安達臣道石礦場整個規劃演變,幾乎是樓市高低起伏變化的一個寫照。 當樓價低迷、供應太多,政府便大幅降低密度;而當樓價狂飈時,需要大量供應冷卻樓價,就回頭增加密度。這情況在其他發展計劃如將軍澳南、啟德的規劃演變過程之中,就更為明顯。 至於位於安達臣道上面、屬於剛完成修復及移交的石礦場部分,則在2011年開始規劃,最初計劃興建8,600多伙。當時樓價屢創新高,故此坊間有意見要求發展密度大幅調高,以配合政府大量覓地建屋。 不過,由於石礦場交通基建受到限制,最終只能夠略為提高密度,額外增加至9,410伙。而今次計劃推出的安達臣道對出地皮(測量約份第3約地段第1068號),將會是石礦場部分首幅推出的私人住宅用地。 該地皮雖然規模比較細,可建樓面只有25.9萬平方呎,所能提供單位數目僅約400伙。不過,地皮推出別具象徵意義,顯示安達臣道石礦場涉及7,530伙可以陸續釋放,加上啟德區內尚未推出的多幅私人住宅地皮(料涉及1.7萬伙),兩個市區大型「熟地」提供近2.5萬伙,將使政府在未來1至2年能夠有足夠私樓土地可以推出。 生態價值影響低 公眾支持興建 事實上,前石礦場用地面積規模大,而且不涉及收地,而生態價值及影響較細,早在2011年推行《優化土地供應策略》諮詢,已經將重用前石礦場納入6種土地供應來源之一,並且頗受公眾支持。 問題是可以重用的前石礦場數目相當有限,取決於昔日有幾多已開發的礦場,屬於前人無意間遺下的寶地,目前能夠用作發展的前石礦場,就只有安達臣道、屯門藍地、南丫及石澳等,即使全部大舉發展,相對於數以十萬伙的建屋需求,仍然是杯水車薪。 撰文: 唐榮 欄名: 專家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