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4, 2025 星期二 大致多雲 15° 62%

首置盤居屋哪個較好 見仁見智

筆者常說每件事「有辣有唔辣」,是希望大家客觀分析,凡事總有好與壞的一面。 大家應該明白,本港樓價之所以高,是剛性需求所產生,也就是說需求大於供應,樓價自然易升難跌。政府為了解決高樓價問題出盡法寶,遏抑樓市辣招出完又出,管理需求措施加完再加,結果怎麼樣呢?當然是二手樓買家被控制;另一方面,二手樓業主也被捆綁,買家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只好投進新樓市場。而聰明的地產商以印花稅回贈方式,以及高成數按揭(提供二按至8成等),成功奪走了市場上大部分的買家。 這是一個被扭曲的市場,在董建華、曾蔭權時期,香港一片反對官商勾結的聲音,可當年地產商利潤不算很高;到了梁振英、林鄭月娥年代,坊間甚少地產霸權話題,然而發展商卻愈來愈賺大錢。 首置盤與居屋政策 易生矛盾 人們總是認為今天樓價太高了,入市的風險十分大,寧願等待樓價下跌時才買樓。如果說政府不關心中下層市民的居住問題,那是不公平的,只是所推出的房策是否對症下藥,那就有商榷的餘地。 就以港人首置上車盤為例,就是政府急市民所急的特設措施,在房屋供應來不及時,再一次優先照顧本地港人的置業需求。不過,政策落實並不容易,此計劃與居屋都屬於政府資助房屋,兩個計劃同時存在,會互相比較甚至產生矛盾。例如:一個市值500萬元的樓房,用一半的價格、即250萬元賣給首置者,將來無論升跌,都原價賣給政府,沒有升值空間,只賺取了居住。而居屋同樣市值500萬元,以7折買入時是350萬元,如果升值至700萬元後賣出,即須補地價3成,交210萬元給政府後,還剩下490萬元,減掉成本350萬元,有140萬元利潤。 兩個計劃哪一個比較好,現在還未能算清楚。如果首置盤不比居屋好,那麼設計首置就失去了意義,但如果首置盤比居屋好,人們就不會買居屋。所以兩個計劃最好是刪減一個,以免出現重疊。至於入息上限定到8萬元左右,其實已經是社會上最高薪的一族,這樣的階層也在資助買樓範圍內,未免令人覺得香港社會充滿福利主義。 撰文: 蔡志忠 亞洲地產董事總經理 欄名: 專家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