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30, 2024 星期四 微雨 25° 81%

港人首置上車盤 有辣有唔辣

特首林鄭月娥兌現了競選時的承諾,將於下月發表施政報告時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 計劃還沒正式實施,坊間已有多個預測:(1)按照家庭負擔能力定價。(2)售價比居屋更低,是市價的一半。(3)不設收入下限,上限約7萬至8萬元。(4)轉售較居屋嚴格,只可回購給政府,不能享有樓價上升的好處。 政府通常在政策推出之前,預先放風測試外界反應,俗稱「試水溫」,如果出現太多反對聲音,會作出一些修改,甚至擱置有關計劃。不過,房屋政策一般受到的阻力較少,歷屆政府均視之為重中之重,原因是房策(包括辣招)本身就是爭取民望的重要武器。林鄭非常聰明,一上任馬上成立土地供應專組,將尋找土地的責任推給民間團體,減少官員被問責的機會。 倘只可回購給政府 乏升值空間 有評論指首置盤計劃直接搶奪首置客,將對細價樓帶來衝擊,讓小單位價格下跌。這個見解表面上看有道理,從近期地產商爭相推售細單位樓盤,盡量趕在10月份施政報告出爐前沽貨,便看得出發展商也感受到一定壓力。不過,雖然後市有一點不明朗,但是發展商並沒有減價促銷,新盤繼續暢銷,價格再挑戰新高,連偏遠的屯門新樓竟也賣到每呎1.8萬元。 筆者認為港人首置上車盤,對樓市有何衝擊仍是未知之數,首先要看供應的數量有多少,如果只是一兩千個單位,或者是代替了部分居屋的數量,那便作用不大。此外,土地專組開拓的土地有沒有實質上的增加,即是在原定的3萬多伙公營房屋,以及2萬伙左右的私樓目標中,額外增加首置單位,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政策便會失效。 此外,最重要的一點,如果首置盤只可回購給政府,不能有升值空間,那麼就是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購買首置盤並不比居屋優勝,只是美其名做業主而已,跟新加坡的「組屋」也有點相似。港人羨慕星洲有近8成人成為組屋業主,但是星洲人平均財富卻比香港人低很多。所謂「有辣有唔辣」,選擇居住面積大一點,還是選擇升值空間多一些,真是各有各好。 撰文: 蔡志忠 亞洲地產董事總經理 欄名: 專家論市